中國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經發明瞭最原始的計時器“土圭” ,後來發展為“圭表”。“日晷”大約發明於漢代以前,是觀測Sunny投影方向的計時器。“壺漏”又稱“漏壺”,大約發明於公元前五世紀。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觀測“刻箭”的晝夜計時器。圭表、日晷、漏壺等,在中國沿用了二三千年。 公元二世紀初,東漢科學家張衡製作的水力渾天儀上,就有機械轉動的計時部分(詳載《晉書·天文志》)每天規律地迴轉一週,以後漢末陸績,吳國的王蕃、葛衡,南北朝時宋國的錢樂之,隋初的耿詢都先後製造過帶有計時裝置的渾天儀。唐代開元十三年(725),張遂、梁令瓚等製造的水力渾天儀,宋人張思訓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創制的水力渾天儀上計時部分都有所發展:宋哲宗元家 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製造了水運儀象臺。整座機構共有150多種機械零件,使渾儀、渾象和計時儀器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在計時器部分已有擒縱機構,相當近代機械鐘錶上的擒縱器或卡子,因此它在鐘錶發展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十三世紀後出現了脫離天文儀器的機械計時器。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的大明殿燈漏,其計時部分初步脫離了天文儀器(詳見《元史·天文志》)。到了十四世紀,明初的詹希元運用齒輪系轉動製作的沙漏,才成為完全脫離天文儀、獨立計時的機械轉動的計時器。變為十二時辰。近代西方機械鐘錶是在明末傳入中國的。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送給明代萬曆皇帝兩架自鳴鐘,對中國開始製造機械鐘有著一定的影響,據說利瑪竇為了符合中國的計時習慣,把歐洲的24小時改為12時辰,把阿拉伯數字改為中國數字,還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為一百分。
中國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經發明瞭最原始的計時器“土圭” ,後來發展為“圭表”。“日晷”大約發明於漢代以前,是觀測Sunny投影方向的計時器。“壺漏”又稱“漏壺”,大約發明於公元前五世紀。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觀測“刻箭”的晝夜計時器。圭表、日晷、漏壺等,在中國沿用了二三千年。 公元二世紀初,東漢科學家張衡製作的水力渾天儀上,就有機械轉動的計時部分(詳載《晉書·天文志》)每天規律地迴轉一週,以後漢末陸績,吳國的王蕃、葛衡,南北朝時宋國的錢樂之,隋初的耿詢都先後製造過帶有計時裝置的渾天儀。唐代開元十三年(725),張遂、梁令瓚等製造的水力渾天儀,宋人張思訓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創制的水力渾天儀上計時部分都有所發展:宋哲宗元家 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製造了水運儀象臺。整座機構共有150多種機械零件,使渾儀、渾象和計時儀器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在計時器部分已有擒縱機構,相當近代機械鐘錶上的擒縱器或卡子,因此它在鐘錶發展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十三世紀後出現了脫離天文儀器的機械計時器。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的大明殿燈漏,其計時部分初步脫離了天文儀器(詳見《元史·天文志》)。到了十四世紀,明初的詹希元運用齒輪系轉動製作的沙漏,才成為完全脫離天文儀、獨立計時的機械轉動的計時器。變為十二時辰。近代西方機械鐘錶是在明末傳入中國的。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送給明代萬曆皇帝兩架自鳴鐘,對中國開始製造機械鐘有著一定的影響,據說利瑪竇為了符合中國的計時習慣,把歐洲的24小時改為12時辰,把阿拉伯數字改為中國數字,還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為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