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07521561936

    民間有公認的“三不親”,指的是“姑父、姨夫、舅媳婦”。意思是這三種親戚對自己是沒有感情的。而王夫人之於林黛玉也正應了這一點。王夫人是林黛玉的二舅母,又是賈寶玉的生母。在古代表兄妹成親的比比皆是。但王夫人自始至終不喜歡這個丈夫的外甥女,並使盡渾身解數來阻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情感上的一個是理智上的。從情感上來說,王夫人自然更親近自己的外甥女薛寶釵,所以願意促成“金玉良緣”,而對林黛玉就不那麼親近了。另外這兩個女孩的為人處世也大不相同。寶釵穩重而八面玲瓏,能夠在偌大的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自然讓王夫人喜歡。而相比之下,黛玉的性格就有點吃虧。她目無下塵,又聰慧無比,言語尖刻,自然不受王夫人喜歡。

    可是,不要忘了,在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王夫人就有了戒備之心。告誡林黛玉要遠著賈寶玉。這又怎麼解釋呢?要深究起來,這要從王夫人不喜歡小姑子賈敏也就是黛玉之母說起了。嫂子不喜歡小姑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在古代,媳婦地位是很低的。三從四德成為女人的緊箍咒。

    嫁到婆家,既要侍候公婆,相夫教子,也要學會討小姑子的歡心。因為,小姑子的喜惡既能反映公婆對自己的態度。所以,嫂子一般都會討好小姑子。看看李紈和王熙鳳對小姑子們討好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因為一當事人賈敏已死,而另一當事人王夫人是不會親口承認自己對小姑子的真實態度的。我們只能從賈府人物的隻言片語中去揣摩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提到,賈府老一輩小姐的名字和兄弟一樣。可見賈敏受重視程度。賈母一見到黛玉,就哭個不住,抱著黛玉叫心肝兒肉。

    這既可以理解為外婆疼外甥女之心,但何嘗不是母親疼女兒之心的反映呢?況且,賈母當著賈府上下主子媳婦,從兒媳婦邢夫人王夫人到孫媳婦李紈以至三個孫女的面,說自己的幾個兒女中,最疼者就是黛玉的母親。這時,王夫人是在場的。而且沒什麼反應,看來是司空見慣的了。後來探春要節約開支,想裁減伺候小姐們的丫頭,王夫人說了一番話來拒絕。其中就拿了小姑賈敏來對比。說什麼賈敏未出嫁時的排場才像個尊貴的小姐。

    從黛玉眼中可知賈府三豔的排場也是不小的。但和自己的母親當年的排場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從王夫人的言語中我們不僅瞭解到了這些,也能微微感受王夫人當年被壓抑的一絲不滿。有婆婆護著的小姑好似金枝玉葉,王夫人是得罪不得的,當年肯定受了不少氣。好在小姑很快就會長大,就會出閣嫁人。當嫂子的也就鬆了一口氣。而現在黛玉來了,又成了賈母的心肝兒,王夫人從情感上肯定不願意再去看黛玉的臉色。所以,她不喜歡黛玉倒也正常。

    其次,從理智上說,王夫人不喜歡黛玉而喜歡寶釵也是有原因的。誕玉而生的兒子是她的寶貝疙瘩,尤其是長子賈珠早死,賈寶玉就成了王夫人的心肝寶貝。為這個兒子選媳婦自然要全面考慮。公府小姐出身的她深知婚姻對兒子前程的重要性。而黛玉的孃家已經滅絕無人自己也成了一名孤女才來到賈府依仗外祖母寄居。比較之下,寶釵的優勢就明顯多了。雖然薛家也敗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薛家有的是錢。

    賈府有的是地位,二者聯姻,就是“金玉良緣”。況且,黛玉的身體先天病弱,從小吃藥長大,必不壽。而寶釵先天體壯,在協理大觀園中又有出色表現,自然更勝一籌。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媽一直在背後想方設法從輿論上努力來促成寶玉和寶釵的婚姻。對黛玉就更不喜歡了。

    一個人一旦不喜歡另一個人,也會雞蛋裡挑骨頭,甚至恨屋及烏的。晴雯就因此倒了黴。她在園子裡罵小丫頭,恰好被王夫人看見。因為晴雯的眉眼長的一些像林黛玉,王夫人就厭惡了,最後直至把晴雯逼死。可見,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已經到了厭惡的程度了。以上兩點,就是王夫人不喜歡黛玉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尼全畫幅微單,想配鏡頭,但預算不足,那麼購買鏡頭的順序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