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鏡不是靜

    商鞅沒有後代。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衛國(今河南安陽市一帶)人,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今陝西商洛),後人稱之商鞅。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商鞅商鞅年輕時好刑名之學,在魏相公叔痤門下任中庶子(或作“御庶子”)。

    公叔痤臨終前將其推薦給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後商鞅至秦國見孝公申變法改良之義,孝公大為讚賞。但他的理論遭到了甘龍、杜摯等重臣的反對,他們製造輿論,以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但秦孝公不為所動,仍以商鞅為左庶長,下令變法。變法令下達後,商鞅以三丈之木置於國都南門,募民有能徙木於北門者賞十金,但無人響應。他又將賞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應募,即獲得五十金,以此來取信於民。當時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師傅公子虔、公孫賈。

    《戰國策》對此事的評論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商鞅執法敢於不避貴勢,在秦國震動頗大,這是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新法令推行幾年後,秦國百姓家給人足,臣民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故國勢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為大良造。兩年後,秦從雍(今陝西鳳翔)遷都咸陽,並第二次下變法令。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國富強。周天子和諸侯派人向秦祝賀。次年,秦乘魏在馬陵之戰中的失利而伐魏,魏公子昂率軍拒之,商鞅用詐謀虜取昂而破其軍,魏割河西(今陝西東部)向秦求和。

    商鞅以此戰功受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河南西峽一帶)十五邑,號稱商君。商鞅相秦期間,商鞅因執法較嚴引起秦貴族的怨恨。孝公卒後,太子秦惠王立。公子虔之徒為報夙怨,告商鞅有謀反企圖,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國,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計而喪師,故拒不接納。商鞅不得已而歸秦,乃與其徒屬發邑兵攻鄭(今陝西華縣),兵敗被殺。帶回都城遭惠王車裂,並滅其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珍珠黃楊是不是不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