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558932451

    覆水難收的典故實際上跟兩個人都有關係,且都是和妻子有關的故事。一個是西周的姜太公,一個是漢代的朱買臣,白居易有“君不見買臣衣錦還故鄉,五十身榮未為晚。”說的就是朱買臣。 有書載----《三言二拍》:買臣老來猶貧,仍讀書不綴。人笑其迂,妻不能堪,乃棄而改嫁。買臣憤而題壁雲:“嫁雞隨雞,嫁鵝而鵝;我不棄妻,妻自棄我!” 典故出自朱買臣是民間傳說,而出自姜太公卻可能更為真實。當然,朱買臣被妻拋棄也是真實的,只不過他沒有“潑水”這個舉動,這個舉動是姜太公乾的! 據宋·王桃《野客叢書·心堅石穿覆水難收》記: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故事說的是姜太公在渭水河邊釣魚,妻子馬氏嫌他窮,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並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離去。後來,姜太公終於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幫助周武王聯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係。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於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此語云“覆水難收”。不過現在民間和大部分人還是將這個典故說出自朱買臣的多。故事說朱買臣打柴讀書,寒暑不輟,到了四十多歲了,仍未得一半職。為此,妻子崔氏常常嘲笑和奚落他。朱買臣卻很有信心,認為自己一定會有出息,勸崔氏道:“我到五十歲肯定會富貴,現在我已經四十出頭了,等我富貴了,一定會報答你的。”可是妻子不相信。朱買臣並沒有因為妻子不滿而改變初衷,依然是砍樵讀書,邊挑柴邊唸書,高興時還唱上兩句,自得其樂,引得一群孩子常常跟在他後面鬨笑。妻子很生氣,斥責他道:“你這個書呆子,連小孩子都在取笑你,真氣死我了。嫁給你,也算我倒黴,到哪一天才能出頭啊!”後來,崔氏堅持要離開,逼著朱買臣寫了休書。自從兩人離異後,朱買臣的日子更不好過了,但他仍舊以打柴為生,空閒時仍堅持攻讀。 崔氏離開朱買臣,改嫁給附近一個姓張的木匠。張木匠好酒使氣,動輒對崔氏拳腳相加,崔氏這才想起朱買臣平時對自己的好處,心裡懊悔不已。 朱買臣卻在同鄉嚴助的推薦下,進京面試,又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之後又因功被提升,任會稽太守。朱買臣衣錦歸鄉的訊息傳到崔氏耳中,她哀求朱買臣重新收留她,朱買臣答應只要崔氏能辦到一件事,就收留她。第二天,朱買臣騎馬來到張木匠家門口,令人舀一盆水,潑在馬前地上,對崔氏說:“你能把潑出去的那盆水收回來嗎?”崔氏啞口無言,又氣又羞,就縱身跳進門前的小河自盡了。朱買臣可憐她,命人撩屍予以安葬。成語“馬前潑水”、“覆水難收”,講的都是這個故事。當然真實的朱買臣並沒有潑水。載《漢書·朱買臣列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後,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故妻與夫傢俱上冢,見買臣飢寒,呼飯飲之。…… 上拜買臣會稽太守。會稽聞太守且至,發民除道,縣吏並送迎,車百餘乘。入吳界,見其故妻、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後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後人取其夫妻離異事,作《爛柯山》劇,衍變為“朱買臣休妻”、“馬前潑水”故事和劇目。故朱買臣“潑水”雖為杜撰,和姜太公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i是整體認讀音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