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夏故壇
-
2 # 有話少說
哈哈,本人寫成“死生由命,富貴在天”――有寫錯由,你說是“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而你“死生”顛倒順序“生死”,怎麼說?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即,人之命,天註定。你說說,不是宿命論,又是什麼呢?
哈哈,本人寫成“死生由命,富貴在天”――有寫錯由,你說是“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而你“死生”顛倒順序“生死”,怎麼說?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即,人之命,天註定。你說說,不是宿命論,又是什麼呢?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出自《論語·顏淵》,又因《易經》中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之語,有人據此認為儒家有宿命論思想。果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這種錯誤認識源自人們根本不能正確理解這兩句話。
首先要弄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儒道兩家的共同點,都講究要順應自然規律辦事,無論政事、農事、畋獵之事,都要求順應天時。順天時而為則天佑之,天佑之則吉無不利;違背自然規律,即使貪得眼前利益,也必遭大自然報復。這是古代聖人治世的總原則,也是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天”就是大自然,不要理解為玉皇大帝、神仙佛主之類。人道要順應天道,按自然規律辦事,這真是貫穿《易經》始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不是俗人認為的求天保佑,然後才能吉無不利。
我們再看“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論語·顏淵》記載: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是司馬牛憂愁自己沒有兄弟,子夏勸解他的一句話,完整的話裡充滿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意思是不要憂慮自己沒有兄弟,人的生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的富貴(和貧賤)也是人在自然環境中形成的,(這在當時世襲制社會中是很正常的現象,人生在貴族家則貴,生在平民家則賤)你沒有兄弟也是這樣,這不能怪你,因為這不是你能決定的。雖然這樣,但如果你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則“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又何患乎無兄弟呢?
讀經典最忌諱斷章取義,然後脫離當時時代背景而曲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是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對客觀規律和歷史現實的客觀描述。生和死都是自然現象,無非是長點短點,這就是客觀規律。人的富貴和貧賤也是當時世襲制社會造成的,人生而不平等的現象即使現在也是存在的,這就是歷史現實,和宿命論無關。儒家主張入世,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儒家鼻祖孔子也從來不言怪力亂神,宿命論不是儒家思想。這一點大家必須弄清,以免自迷而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