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雷達像人的眼睛一樣,警惕地搜錄和監視著來襲的飛機和導彈等各種空中目標,然後引導高射炮和導彈將目標擊毀。為了打瞎敵方的這類“眼睛”,在電子戰技術領域,除了利用電子干擾手段來降低或削弱敵方電子裝置的使用效能,即對其進行軟壓制外,還有一種更直接、殺傷力更強的對抗手段,即使用某種武器裝備將敵方的電子裝置徹底摧毀,故通常將其稱為電子戰的硬殺傷手段,或稱“挖眼”戰術。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對敵方電子裝置的干擾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採取這種硬殺傷手段就顯得更為重要。
反輻射導彈是實施“硬摧毀”的主要武器。所謂反輻射導彈,就是自身不輻射電磁波,也不用照射雷達對目標進行照射,只是利用敵方雷達等電磁目標所輻射的電磁波,進行自行導引,專門用於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導彈,故又稱為反雷達導彈。這種導彈屬於一種精確制導武器,實際上也是一種特殊的電子防禦武器,因為它不僅是由敵方電子裝置制導,而且它的攻擊目標也是敵方的電子裝置及其載體。反輻射導彈通常由導引頭、戰鬥部、控制系統和發動機4個部分組成,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當載彈飛機被敵方雷達跟蹤後,導彈導引頭內的高靈敏度寬頻電磁訊號接收機立刻接收該雷達的電磁波,並利用其輻射的電磁波束能量及其寄生輻射電波作為訊號源,透過控制系統捕獲和跟蹤敵方雷達發射機,導引導彈飛向目標,並將其摧毀。
反輻射導彈主要用於攻擊敵方警戒雷達網、防空導彈的制導雷達、炮瞄雷達和艦載雷達。它的飛行速度高,一般為2~3馬赫;射程比較遠,可達20~60公里,能在遭敵防空導彈攻擊前搶先摧毀敵方雷達。攻擊目標通常是預先設定的,發射前要對目標進行偵察,測定其座標和輻射電波的引數,當目標處於導彈有效發射區時即可發射。攻擊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中高空攻擊法。載機在中高空飛行,獲取敵方地面雷達的工作頻率和各種電磁輻射資訊,在離雷達站一定距離外進入雷達波束,發射導彈,然後繼續向前,為了防止敵方雷達因發現有來襲導彈而關機,載機可掉轉航向再次進入敵方雷達波束之內,吸引敵雷達保持開機狀態,掩護己方反輻射導彈進行攻擊。反輻射導彈則以被動雷達尋的方式,以敵方雷達輻射波為導向,對目標實施攻擊。二是低空攻擊法。載機在低空飛行,並在敵方雷達作用距離之外發射導彈。導彈先在低空水平飛行一段距離,然後進入敵方雷達作用範圍,按既定程序升到彈道頂點,沿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波導向目標。
世界上第一種反輻射導彈是美國的AGM—54A“百舌鳥”空對地導彈,它於1964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其制導方式為被動式無線電尋的制導。裝有這種導彈的飛機,一般先在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外盤旋飛行,引誘地面雷達跟蹤,以便測定其位置。當地面雷達轉入自動跟蹤狀態時,飛機進入雷達波束,經瞄準後在選定的距離、高度上對雷達發射導彈。
但是,第一代反輻射導彈上缺少目標資訊的記憶裝置,如果目標雷達突然關機或改變頻率,都有可能擺脫導彈的攻擊。
1968年,美國研製出第二代反輻射導彈AGM—78“標準”反輻射導彈。這種導彈中裝了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目標識別和捕獲系統,既使被跟蹤的輻射源突然關閉,仍能沿著原來的航路導向目標。
1982年,美國又研製成功了第三代反輻射導彈AGM—88A“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該導彈的被動尋的器靈敏度很高,不僅可在載機的雷達系統捕獲目標後按照發射控制計算機的指令對目標進行被動尋的,而且可在不給指令的情況下自主地捕獲目標,自動尋的攻擊。它設有識別裝置,即使人為地設定假目標對它進行欺騙,它也不會上當。另外,更重要的是它還設有記憶裝置,只要敵方地面雷達開過機,它所輻射的電磁波便可被導彈接收機接收,經資料處理後變成控制指令,鎖定目標,即使目標永遠關機,它仍能擊中目標
目前,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十分重視反輻射導彈的發展。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反輻射導彈作為一種電子戰武器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現代戰爭中,雷達像人的眼睛一樣,警惕地搜錄和監視著來襲的飛機和導彈等各種空中目標,然後引導高射炮和導彈將目標擊毀。為了打瞎敵方的這類“眼睛”,在電子戰技術領域,除了利用電子干擾手段來降低或削弱敵方電子裝置的使用效能,即對其進行軟壓制外,還有一種更直接、殺傷力更強的對抗手段,即使用某種武器裝備將敵方的電子裝置徹底摧毀,故通常將其稱為電子戰的硬殺傷手段,或稱“挖眼”戰術。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對敵方電子裝置的干擾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採取這種硬殺傷手段就顯得更為重要。
反輻射導彈是實施“硬摧毀”的主要武器。所謂反輻射導彈,就是自身不輻射電磁波,也不用照射雷達對目標進行照射,只是利用敵方雷達等電磁目標所輻射的電磁波,進行自行導引,專門用於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導彈,故又稱為反雷達導彈。這種導彈屬於一種精確制導武器,實際上也是一種特殊的電子防禦武器,因為它不僅是由敵方電子裝置制導,而且它的攻擊目標也是敵方的電子裝置及其載體。反輻射導彈通常由導引頭、戰鬥部、控制系統和發動機4個部分組成,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當載彈飛機被敵方雷達跟蹤後,導彈導引頭內的高靈敏度寬頻電磁訊號接收機立刻接收該雷達的電磁波,並利用其輻射的電磁波束能量及其寄生輻射電波作為訊號源,透過控制系統捕獲和跟蹤敵方雷達發射機,導引導彈飛向目標,並將其摧毀。
反輻射導彈主要用於攻擊敵方警戒雷達網、防空導彈的制導雷達、炮瞄雷達和艦載雷達。它的飛行速度高,一般為2~3馬赫;射程比較遠,可達20~60公里,能在遭敵防空導彈攻擊前搶先摧毀敵方雷達。攻擊目標通常是預先設定的,發射前要對目標進行偵察,測定其座標和輻射電波的引數,當目標處於導彈有效發射區時即可發射。攻擊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中高空攻擊法。載機在中高空飛行,獲取敵方地面雷達的工作頻率和各種電磁輻射資訊,在離雷達站一定距離外進入雷達波束,發射導彈,然後繼續向前,為了防止敵方雷達因發現有來襲導彈而關機,載機可掉轉航向再次進入敵方雷達波束之內,吸引敵雷達保持開機狀態,掩護己方反輻射導彈進行攻擊。反輻射導彈則以被動雷達尋的方式,以敵方雷達輻射波為導向,對目標實施攻擊。二是低空攻擊法。載機在低空飛行,並在敵方雷達作用距離之外發射導彈。導彈先在低空水平飛行一段距離,然後進入敵方雷達作用範圍,按既定程序升到彈道頂點,沿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波導向目標。
世界上第一種反輻射導彈是美國的AGM—54A“百舌鳥”空對地導彈,它於1964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其制導方式為被動式無線電尋的制導。裝有這種導彈的飛機,一般先在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外盤旋飛行,引誘地面雷達跟蹤,以便測定其位置。當地面雷達轉入自動跟蹤狀態時,飛機進入雷達波束,經瞄準後在選定的距離、高度上對雷達發射導彈。
但是,第一代反輻射導彈上缺少目標資訊的記憶裝置,如果目標雷達突然關機或改變頻率,都有可能擺脫導彈的攻擊。
1968年,美國研製出第二代反輻射導彈AGM—78“標準”反輻射導彈。這種導彈中裝了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目標識別和捕獲系統,既使被跟蹤的輻射源突然關閉,仍能沿著原來的航路導向目標。
1982年,美國又研製成功了第三代反輻射導彈AGM—88A“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該導彈的被動尋的器靈敏度很高,不僅可在載機的雷達系統捕獲目標後按照發射控制計算機的指令對目標進行被動尋的,而且可在不給指令的情況下自主地捕獲目標,自動尋的攻擊。它設有識別裝置,即使人為地設定假目標對它進行欺騙,它也不會上當。另外,更重要的是它還設有記憶裝置,只要敵方地面雷達開過機,它所輻射的電磁波便可被導彈接收機接收,經資料處理後變成控制指令,鎖定目標,即使目標永遠關機,它仍能擊中目標
目前,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十分重視反輻射導彈的發展。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反輻射導彈作為一種電子戰武器將越來越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