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酒咖團

    春節是一個團圓節,人們從四面八方回到父母的身邊——不管自己年齡多大,只要沒有極其特殊的原因,我們都會這樣 做的。

    各種聚會、吃喝是春節重要的慶祝形式。因此春節前,各家都要準備採購豐盛的菜餚與酒水,準備款待客人。春節前親朋好友見面,問候最多的一句 話就是“年貨準備得怎麼樣了?”。年貨採購的物品,也是社會發展時期的風向標。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葡萄酒”進入到各家“年貨採購單”中。

    因此,推薦春節用酒成了葡萄酒領域的一個熱點話題。

    講到這個話題,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春節,我在家宴中給家人介紹葡萄酒的經歷。老實說,我真的費了一番腦筋,精心挑選了幾款葡萄酒,有白的有紅的還有甜型的,酒杯也是我專門帶回來的。

    等姐姐們做好了可口的菜餚,我就開始擺弄我的葡萄酒——我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服務,酒溫是最合適的,因為做了準備,我對酒的背景資訊介紹也比較充分。然而,大家對涼涼的白葡萄酒反應很冷淡;等到紅葡萄酒在期待中被斟到杯裡,也未有獲得我期望的讚譽。

    或許是為了鼓勵我的熱情,姐夫們謹慎地舉杯,努力與我交流著。老父親幾次欲言又止,看我辛苦地忙碌著,還是開口說話了:“過春節了,大家聚在一起熱鬧開心是主題,現在你讓我們都感到很不自在……”

    這件事真實地發生在幾年前,你們可以想象到我的心情。

    這次推介葡萄酒失敗的經歷對我觸動很大。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考慮受眾的需求,單純為了推廣而推廣。

    春節是一個家庭團圓的節日,老老少少聚在一起,雖然很多人有共同生活、成長的經歷,但是,也有一些新成員的加入,因此,大家對食物的口味傾向,肯定 存在差異;春節是最典型的一箇中國節日,進餐呈現形式也是中國傳統的方式——桌餐,也就是各種菜餚基本上同時擺出來,款式多樣而風味複雜;春節也是一個熱 鬧的節日,家人、朋友相聚在一起,重要的是交流,吃喝只是一種形式,不能喧賓奪主。

    明確了消費者的需求,在推薦春節使用的葡萄酒時,顯然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應當是適眾廣泛的——酒的種類儘量,但能讓更多的人接受;其次,選用的葡萄酒要具備寬泛的配餐能力——為了滿足桌餐進餐的需要;其實,上述這兩個特點有很大的相似性。再次,春節使用的葡萄酒還應當適合營造熱鬧的氣氛——跟春節緊密相關的元素如果能在葡萄酒體現出來,肯定是不錯的選擇;近幾年中國市場中出現的“生肖酒”、“賀春酒”,就是針對這種本地化需求而設計的,紅色的酒肯定也會比其他顏色的適合營造熱鬧氛圍,通常“起泡酒”也會被認為是湊熱鬧的好選擇。

    “帶甜味的葡萄酒”理論上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我還記得在家裡那次失敗的推廣葡萄酒經歷:在品嚐了那瓶我悉心準備的甜酒後,姐姐們都表示好 喝(其實也是在善意地鼓勵我吧)。我們在進行葡萄酒消費者口味傾向調查時,常常也會得到這樣的反饋。

    我給大家推薦的過年酒:

    “紅起泡”

    如果只是想選擇一個過年酒來湊氣氛,“紅起泡”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到“紅起泡”,馬上會想到澳洲西拉起泡。紅色、動感的氣泡,宜人的清新紅色水果香氣,活潑、清爽的口感,是酒而非酒的感覺。

    “新酒”

    如果不想選擇白酒、啤酒或者黃酒,還需要酒精飲料的話,建議選擇那些新鮮、果味明晰的葡萄酒。這類酒價格一般比較親民,且緯度低平均氣溫高葡萄成熟度高比如新世界葡萄酒(澳洲、智利、南非等國家的葡萄酒)

    “香檳”

    如果親友中有愛好葡萄酒的,你又想討好TA,建議準備一款香檳,肯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這也是一個秘訣:當在選酒時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永遠可以選擇香檳。

  • 2 # 巖畫

    無論什麼,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家裡喝選擇新鮮酒比較好。除非你是喝了很多年的老葡萄酒,大多數人對葡萄酒消費經歷淺,更容易接受口感柔和果香突出的葡萄酒。一般來講,葡萄酒初級階段選擇梅洛黑比諾等品種較好。這些品種特點就是果香濃,單寧含量適中,不經過橡木桶陳釀,接受起來容易,而且家裡飲用,老少咸宜。

  • 3 # 溫暖系吃穿

    答:如果我回答,黃酒更適合,會不會是文不對題。

    要是你自己不懂葡萄酒、或者沒有靠譜的朋友懂葡萄酒,那麼你最好不要買紅酒,用合理的價格購買紅酒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術的活兒。

    因為您是說,過年了要在自己家裡喝,這意味著您是用自己的錢、和最重要的人——家人或者招待親戚、特別好的朋友一起喝,對於酒的要求應該是這樣的:

    錢要花得值得、不要太貴,酒的價效比要高;

    喝酒,在調節氣氛的同時(酒精的作用)最好對身體有一定益處;

    不需要太講究酒的牌子,因為不是送禮,自己人要喝得實惠;

    簡而言之就是:花錢少、酒還不能差。

    作為世界三大古酒,啤酒、葡萄酒、黃酒,只有黃酒是中國獨有的,也是最適合華人體質的酒。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此處專業理論展開闡述需要很多篇幅,暫略。)

    過年氣溫相對低,喝啤酒不合適,那些精釀葡萄酒搭配中國菜容易尷尬,不適合配餐;

    葡萄酒呢,不管是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挑酒真的是很考驗專業的事兒,不好在此說市場亂象,單單國外的葡萄酒進入到中國,各種稅收接近50%,這意味著一瓶到達中國口岸50元的紅酒,辦完清關等手續從保稅區出來至少就是75元了,再加上:

    中國總代理利潤加價;

    區域分銷商利潤加價;

    銷售渠道上的利潤加價;

    以及倉儲、運輸費/快遞費,(提示一下,葡萄酒是玻璃瓶裝的液體、易碎、很重;葡萄酒的酒質不如高度烈酒那般穩定,葡萄酒本身很嬌弱,導致對運輸條件要求高,所以運輸成本高)。

    很可能你花二、三、四百元、甚至更多人民幣喝的一瓶750ml的葡萄酒,實際只喝了原產地出廠價(ex-cell窖前價)5個歐元以下也就是40元人民幣以下的葡萄酒。

    另外,葡萄酒是農產品、是要儘快飲用的,90%以上的適飲期在1-2年,經不起存放和路途遙遠的折騰,

    當透過非恆溫、恆溼專業裝置漂洋過海、千山萬水遠途運輸到中國,

    再經過幾級渠道分發,

    路途的顛簸、高溫低溫、光線,都會酒質影響很大,

    很多品質一般的葡萄酒,它們的美好,很可能在到達你手中前,就殘廢了……

    而黃酒是中中中國產的,大眾級別的黃酒比高價的葡萄酒要價效比要高得多,加上現在很多知名黃酒品牌也有電商,等於是直接從酒廠自己的倉庫透過快遞到達你手中,從價效比和酒質保障方面,比葡萄酒那是勝了不知幾個級別了。

    清楚記得,去年秋天在上海,閨蜜問我喝什麼葡萄酒更好,我要她喝黃酒,就隨便找個黃酒品牌官方旗艦店去買,普通的就行,萬一你覺得口味不好,還可以做菜、泡腳也是很好的(當然推薦了筆者喜歡的幾個品牌,以及詢問她口感喜好給了挑選黃酒的幾個建議,在此不贅述),記得當時大概晚上十點左右,我們一邊泡腳一邊說這事兒,她就掏出小手機開啟某寶,挑了個普通四五十元大幾斤黃酒的那種,結果第二天上午我還沒有出門,就聽到她接到電話,快遞送黃酒到了。(她選的是一個紹興黃酒的牌子,紹興離上海近,可能物流更快。)

  • 4 # 恆者通芳

    謝誠邀!

    在編者以前的文章裡有提到紅酒與美食搭配的三個原則:(1)和諧互補、配搭平衡、相得益彰。(2)菜是主角,酒是配角;(3)瞭解飯菜的特徵,知道葡萄酒的特性,才能搭配得當。無論是新年元旦,還是我們大中華的傳統佳節——春節!招待賓客、朋友聚會,吃的東西豐富,喝的酒水多樣,這個時候,更要注重膳食之道,即營養均衡,結構平衡。

    因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在過年的時候各地習俗各有不同,飲食特徵風格獨具!那麼這裡編者分享的思路是求大同存小異,因此在選酒細節方面有以下這些建議:

    根據我們的原則要點二、三條,葡萄酒需要跟隨主角菜餚而定,如果食物是以牛羊豬等家畜類為原料烹製,而且湯料、醬料味重汁濃,那麼紅葡萄酒仍是經典佳選。原因主要還是飲食和諧,這類食物葷多汁濃,紅葡萄酒裡的單寧會和肉製品中的蛋白質相融合,軟化肉質纖維,促進消化,適當的勁酸又可緩解一定的油膩,起到收斂味道,又能提供必要平衡作用。

    如果食物是以淡水魚蝦、海鮮類製品、蔬菜類為原料,且烹製方式為清蒸、焯水等,湯清淡、汁味淺情況下,選擇白葡萄酒則是最佳拍檔。這類食物肉質細嫩,脂肪含量低,加工過程也未新增額外的油脂,白葡萄酒豐富的果香和清爽的酸度,既不影響食物鮮嫩細膩的口感,又可以解腥去膩,達到酸爽宜人、圓潤豐腴的飲食效果。

    桃紅葡萄酒相比於紅葡萄酒,單寧少和顏色淺,對於主食材選用蘑菇、 沙拉、蔬菜等愛吃半生食的朋友而言是不錯的選擇,少許單寧遇到新鮮的果蔬,化解生青;適度的甜酸,令口感更加清爽豐潤。不過需提醒的是,過節時候天氣寒冷,食用生鮮冷食要適度,注意腸胃的保養。如果食材選用軟體貝類的海鮮或者生魚片,加工方式較為簡單,如焯水甚至僅僅清洗切片食用,那麼起泡酒(香檳也是其中一種)是很好的選擇,這類食物講究天然、淨爽、清新、原味,那麼起泡酒的優雅果香氣、酸爽清新感、平衡持久度當之無愧!另外,過年的時候,各類的甜點也會準備不少,如巧克力、點心、蛋糕、餡餅、茶點、布丁等,本身甜味較重,那麼選擇起泡酒是對的,原則是口感不衝突,和諧宜口。

    當然,如果你選得好,就像熱播多年至今仍在流行的小品《主角與配角》裡,陳佩斯與朱時茂老師演得那樣,看似配角,實為主角,主配難分,互相出彩,主角不離配角的烘托,配角演出主角的範兒,這才是絕對的經典,葡萄選酒配菜餚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個電商社交平臺潛力最大?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