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劉伯溫,誰更歷害?因為朝代不同,形勢不同,際遇不同,究竟熟高熟低,真的是很不好比較的。本人偏向諸葛亮,原因有四:一是諸葛亮未出茅廬,就跟劉備來了個《隆中對》,一個讓劉備終生為之奮鬥的大戰略規劃,正是有了這個戰略規劃,半生漂泊不定的劉備,才爭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才使他三分天下有其一。劉伯溫被朱元璋招到幕下,並沒有給老朱拿出什麼大的戰略規劃,倒是謀士朱升給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讓朱元璋按照這個策略一步步發展裝大,最終奪取了全國勝利。二是諸葛亮獨立能力強。劉備在時,都是讓諸葛亮鎮守後方,足食足兵供給前方,解除了劉備後顧之憂,確保了劉備前方戰爭勝利。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獨撐危局,再造蜀漢,東和西拒,南征北戰,為蜀漢延國四十年,但由於荊州丟失,蜀漢弱小,以一州抗六州,綜合國力相差懸殊,再加與諸葛亮對陣的多是人傑,最終諸葛亮沒有實現克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大願,留下了千古憾事。劉伯溫在朱元璋帳下只是眾多謀士中的一員,多在具體戰役上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基本沒有做過獨擋一面的事情,因此朱元璋打下天下後,論功行賞,沒讓劉伯溫做宰相,只是給了一個二三品的官職,爵位誠意伯。三是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治理蜀漢井井有條,經濟發展,百姓安居,人懷自歷,路不拾遺。同時諸葛亮又有很多發明創造、文集、諸葛馬前課等。劉伯溫政績很少,只有一些文章和燒餅歌傳世。四是諸葛亮為劉備所尊敬,劉禪則事之以父,國家大事鹹決於亮;而劉伯溫在朱元璋手下,整天提心吊膽、戰戰兢兢過日子,雖然辭官歸隱,但最終還是被朱元璋謀害。由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劉伯溫出世沒有諸葛亮出世瀟灑,結局也沒諸葛亮那麼完美,也許這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但總體上事在人為,劉伯溫沒有諸葛亮混得好。(以往所答,現再貼出來,供師友們批評指正!)
諸葛亮和劉伯溫,誰更歷害?因為朝代不同,形勢不同,際遇不同,究竟熟高熟低,真的是很不好比較的。本人偏向諸葛亮,原因有四:一是諸葛亮未出茅廬,就跟劉備來了個《隆中對》,一個讓劉備終生為之奮鬥的大戰略規劃,正是有了這個戰略規劃,半生漂泊不定的劉備,才爭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才使他三分天下有其一。劉伯溫被朱元璋招到幕下,並沒有給老朱拿出什麼大的戰略規劃,倒是謀士朱升給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讓朱元璋按照這個策略一步步發展裝大,最終奪取了全國勝利。二是諸葛亮獨立能力強。劉備在時,都是讓諸葛亮鎮守後方,足食足兵供給前方,解除了劉備後顧之憂,確保了劉備前方戰爭勝利。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獨撐危局,再造蜀漢,東和西拒,南征北戰,為蜀漢延國四十年,但由於荊州丟失,蜀漢弱小,以一州抗六州,綜合國力相差懸殊,再加與諸葛亮對陣的多是人傑,最終諸葛亮沒有實現克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大願,留下了千古憾事。劉伯溫在朱元璋帳下只是眾多謀士中的一員,多在具體戰役上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基本沒有做過獨擋一面的事情,因此朱元璋打下天下後,論功行賞,沒讓劉伯溫做宰相,只是給了一個二三品的官職,爵位誠意伯。三是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治理蜀漢井井有條,經濟發展,百姓安居,人懷自歷,路不拾遺。同時諸葛亮又有很多發明創造、文集、諸葛馬前課等。劉伯溫政績很少,只有一些文章和燒餅歌傳世。四是諸葛亮為劉備所尊敬,劉禪則事之以父,國家大事鹹決於亮;而劉伯溫在朱元璋手下,整天提心吊膽、戰戰兢兢過日子,雖然辭官歸隱,但最終還是被朱元璋謀害。由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劉伯溫出世沒有諸葛亮出世瀟灑,結局也沒諸葛亮那麼完美,也許這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但總體上事在人為,劉伯溫沒有諸葛亮混得好。(以往所答,現再貼出來,供師友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