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vid8102
-
2 # 德希老師
朋友,你提的這個問題,較為刁鑽,也很有趣。
如何才能把祿轉換成福呢?
“祿”者,古代指奉祿,現代人則指酬薪。
“福”者,古代指仕途暢達,無病無災,多子多孫,現代人則指運氣好呆了,人氣濛濛噠。
要想將“祿”轉為“福”,馬雲先生是我們、華人、世人學習的榜樣。
要想將“祿”轉化為“福”,就要有正能量,就要想到付出,而非索取。
今天,我們手中的“祿”,對於普通人而言,是透過正規渠道得來的,而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對於為官者,掙的是乾淨的工資,而不是收來的,貪來的。
錢財來得心安理得,“祿”才能轉換為“福”。
“祿”是“福”的前提,“福”是“祿”的成果。
古代,有“福祿壽,三星齊”的說法,把“福祿壽”上升到“星”的級別了,可見,古人對“福祿壽”的重視程度。
若“祿”來得順當,則“福”也很順當,“壽”更是跟著順當了。
故此,要讓“福祿壽”互相轉換得順利,就要端端正正做事、清清廉廉做官、明明白白活人了!
-
3 # 老李說事666
個人認為,把你所得的錢財,幫助需要的人,或者是做需要做的事!
以前聽奶奶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家底不非,他有兩個兒子都娶妻生子,一家人日子過得不錯!
他一生樂善好施,修橋補路,接濟窮人,把自己的家產散盡,有一次,一座大橋剛剛修好,中午回家吃飯,走進院子,兩個媳婦在家抱著磨棍推磨,一邊推磨一邊罵公公,因為公公修橋用錢,把家產賣光還不算,把推磨的驢也賣了。
公公聽了扭頭出門,不自覺走到了新修好的大橋上,忽然覺得又餓又累,迷迷糊糊躺在了大橋上。
他忽然看見:從對面來了一群人,走到他跟前,扶他上了轎,一會到了一個村莊進了一戶人家,聽身邊的人直喊,:睜眼一看,身邊圍了一群人,一個也不認識,忽聽有人說少爺醒了,這時一箇中年婦女說話,快端水來,讓少爺喝口水………。
老頭變成了青春少年,並且家產萬貫,適應了生活後,他告訴父母,說某縣某村,有個朋友,他要去探望,家人為他備了厚禮,並且帶了不少錢財,在隨從陪伴下,起程去了自己以前的家,輕車熟路,不幾天就到了。
回到家裡看到了家人,告訴家人說自己和老人是往年之交,住了三五日要走,把兒子媳婦叫到眼前說,我帶來一些錢,你們把你爹在世時,賣給某某某某的地,都買回來,再買兩頭驢好推磨,省得推磨時再罵你爹……。
年輕人走後,兒子媳婦犯嘀咕,老爹活著時,沒聽說有個年輕朋友,並且對家裡的事了於指掌!
莫非老爹真與人們所說的那樣接屍還陽!
這個故事,和你提出的問題類同,故事的目的,勸世人多行善,善有善報!
回覆列表
不是很成熟個人看法!祿呢就是所得可以享用的財產吧!如果你把本可自己享用的佈施給別人享用就是培福。所以我們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寧可對自己小氣點也別對親人朋友他人小氣!願大家知福、惜福、培福!天機不可洩露。記得網上有人說別人花錢給你用。錢是他給的但福卻是用的你自己的。你們自己去參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