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00396789530

    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家風是一個家庭所長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已經形成,就能不斷地繼承發展並有著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前後繼承、陶冶家庭成員性情的作用。 從中國優良的傳統道德和古代家訓和家風中,特別是從許許多多的革命家風中,結合我們現代社會生活和家庭美德的要求,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個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培養一種好的家風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尊老愛幼;孝敬父母; 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家長帶頭;相互監督;。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係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後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透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 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 在中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 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 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將夜》是否算是目前翻拍得最好的一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