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史小談
-
2 # 小方說歷史1990
呂后痛恨戚姬,根本原因是戚姬掀起了一場明爭暗鬥的太子廢立之爭。呂后素來不喜歡戚姬,但女人之間的嫉妒之心跟承襲大統這樣的命脈大事來比根本不值一提。
呂雉年輕時也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但人會老,珠會黃。吃盡人間之苦後,憔悴不堪的呂雉從項羽軍營回到劉邦身邊,本以為苦難過去可以一家團圓。可是眼前的卻是戚姬和劉如意已經代替她的位置多時。相比呂后,戚姬基本沒有吃什麼苦。罪都是這個皇后去受,福卻是戚夫人去享。這對於呂后或者是任何一個處在同等位置的女人來說,都是難以令人忍受的。
(圖為電影《王的盛宴》中的戚夫人和呂后)
劉邦在世時戚姬憑藉幾分姿色和舞技,恃寵驕橫、目中無人。再加上此時呂后的兒子劉盈已經是太子,而戚姬卻想借著劉邦寵愛劉如意而意圖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更可怕的是,劉邦居然還真的動了心。幸虧群臣心向呂后,再加上中國傳統王位繼承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原則,見滿朝皆是反對之聲,劉邦不得不打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但這次險關令呂后對吹枕邊風的戚姬恨之入骨。
(電影《王的盛宴》中呂后、劉邦、戚姬)
劉邦死後戚夫人遭到呂雉囚於永巷、毒殺趙王劉如意、最後慘被做成人彘除了呂后心狠外,戚姬自身的問題十分突出:
1.呂雉有與劉邦同甘共苦的本錢,人有魄力和能力,因此得到群臣肯定和擁護。而戚夫人認識劉邦以後,基本過的都是豐衣足食的日子,沒有與劉邦共食苦淡的經歷。戚姬唯一的資本就是劉邦對自己的支援,而朝臣卻沒人支援她。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戚夫人和劉邦)
2.戚夫人政治閱歷太淺,利用丈夫的寵愛就幻想改立太子,這觸犯了很多利益集團。戚姬除了哄丈夫,沒有籠絡朝臣的本事。但還不知道量力而行,非要去捅這個簍子,下場悲慘是必然的。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劉盈、劉如意、戚夫人和呂雉)
3.戚姬做法欠考慮。劉邦死後,戚夫人被關進永巷,她卻不懂得暫時忍氣吞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非要唱《舂歌》這樣的曲子觸怒呂后。她的行為間接害死了兒子劉如意,最後的靠山也沒了。而如日中天的呂后早已憤怒達到極點,將戚夫人變成人彘也就不意外了。
然而,後來兒子做了漢文帝的薄姬,也就是薄太后為何倖免於難,沒有遭到呂后毒手呢?
原因如下:
薄姬本是項羽部將魏豹妻子,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劉邦偶然開恩和志趣不投的薄姬一夜雲雨,就這一次薄姬就生下劉恆。薄姬性格寬厚,不像戚姬那樣恃子而驕。她專心撫育劉恆,在劉邦死後安心隨幼子遠離京都,不問政事。因此她沒有遭到呂后的反感。
呂后對劉邦的小老婆們都不友好,曾與戚姬關係不錯的妃嬪都被呂后幽禁。“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之所以得以和兒子前往偏遠的代國,是因為她和劉邦簡直可以說沒什麼關係,僅僅為對方生了個兒子,與劉邦也不怎麼見面。薄姬對呂后而言毫無政治威脅,所能去的封地代國也是各封國中最偏遠貧窮的。再加上薄姬從未對不起呂后,又懂得遠離政治漩渦,安心做個平常女人,呂雉對她也就沒有加害的必要了。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薄姬薄太后)
參考書目:《呂后傳》察應坤/著
-
3 # 打字累阿
有人說呂后心狠手辣,劉邦死後怎麼不殺掉,沒有這麼兇的婆娘。劉邦還想當帝王。怕是吃多了,還想保子孫帝王,想多了,劉邦的走狗些誰是吃素的?不殺完餓了就得吃人肉。封建時代沒有人權只有皇權,除了皇室。其他都是走狗和奴隸,想殺就殺,不然那來的帝王魄力和威望。你以為,人是好東西?能把人治得妥妥的更不是好東西.
-
4 # CountryRoadWine
薄姬不得寵,兒子也對呂后沒有威脅。反觀戚夫人深受劉邦喜愛,且多次引起劉邦改利太子之心,面對奪夫奪嗣的雙重威脅,呂后又怎麼會手下留情呢。
-
5 # 寧靜以致遠SFY
呂后之所以對戚夫人心狠手辣是因為劉邦對戚夫人言聽計從,有了廢太子之心,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的意圖,這使一向心狠手辣的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危機重重,但呂后的心機頗深,在劉邦面前不露聲色,暗地裡操縱著一切,使戚夫人未能如願。劉邦死後呂后把眼中釘的戚夫人殘忍的做成人彘,慘不忍睹。兒子也被誅殺。而薄姬卻懂得為兒子能保命,在宮中甘願示弱。她把自已的容顏盡毀,使劉邦對她失了興趣。使心如蛇蠍的呂后對她的松警惕,不構式任何危協。這就是薄姬的智慧和審時度勢的遠見。和一個母親如何能保住自己和兒子生命的深謀遠慮。她的睿智和高瞻遠矚成就了兒子的輝煌帝業。這就是薄姬的可貴之處。
-
6 # 遙望燕園
薄姬出身於魏國宗室,深知如何在險象環生的後宮中生存下來。
史載,漢王劉邦好酒及色,薄姬之所以能夠從織室入漢王后宮,純粹因為薄姬「有色」。但「有色」的薄姬在入漢王后宮後逾一年,竟不得「好酒及色」的劉邦寵幸,豈不怪哉?
縱使漢王劉邦忙於軍事和政事,無暇顧及後宮,但只要薄姬見縫插針,使些狐媚手段,還不輕而易舉地爬上劉邦的床榻?為什麼薄姬沒這麼做?
其實,只要我們把薄姬入漢王后宮的時間點和整個楚漢之爭的大背景結合起來,便能猜到,薄姬是在躲著漢王劉邦。
楚漢之爭前期,楚強漢弱,沒人能100%確定,劉邦會是最後的贏家,還是會像魏王豹一樣成為徹底的輸家。
對於剛剛進入漢王后宮的薄姬來說,如果親近漢王劉邦,自是能夠得到非常之恩寵,但若劉邦被項羽打敗,或劉邦戰死於前線,不單昔日的恩寵不再,自己也很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因此,不主動、不親近、不放棄才是最佳選擇。
隨著楚漢之爭的戰局逐漸明朗,薄姬也終於意識到,漢王劉邦非常有可能擊敗霸王項羽,問鼎天下,自己再也不用擔心像做魏王豹姬妾那樣被項王俘虜,因此,薄姬開始謀劃接近漢王劉邦。
薄姬少時,曾與管夫人和趙子兒交好,三人約定,「苟富貴勿相忘」,哦不,臺詞有點竄,讓我想想,薄姬不是陳勝,臺詞不應該是這樣的,對了,我想起來了,正確的臺詞是「先貴無相忘」。
薄姬找到管夫人和趙子兒,要求管夫人和趙子兒踐行昔日之約。此時的管夫人和趙子兒已先後得到劉邦的寵幸,怎麼可能願意幫薄姬呢?
管夫人和趙子兒不但不幫薄姬,還聚在一處,嘲笑薄姬的幼稚。
無巧不巧,漢王劉邦聽到管夫人和趙子兒嘲笑薄姬,問其故,二人不敢隱瞞,把少女時的約定據實告漢王。
漢王劉邦聽了薄姬的故事後,觸動了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部分,非常不忍,決定召薄姬侍寢。
當晚,薄姬梳洗打扮後,以一生中最為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現在劉邦面前。
薄姬見到漢王劉邦,立馬跪下,行大禮。
禮畢,薄姬對漢王劉邦說:「臣妾昨天晚上,夢到一條蒼龍盤踞在我的肚子上。」
漢王劉邦一聽,笑了,劉邦琢磨著,蒼者,白也,如今的我已是五旬老人,鬢角皆白,你說的蒼龍不就是我嗎?
(ps.為啥我沒取“青龍”之意?)
劉邦對薄姬說:「你這是好夢,是你我大貴之徵兆,我們一起來完成它!」
說完,二人便行起好事來,一夜過後,薄姬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是為劉邦第四子,即漢文帝劉恆。
那一夜之後,薄姬依舊不再主動,見劉邦時也沒了那夜的熱情,劉邦自覺無趣,也就不常去見薄姬了。
我上邊的敘述,是我根據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中相關記錄中推演出來的,大體不會錯。從司馬遷的記錄中,我們能夠看到,比起戚夫人、管夫人之屬,薄姬想得更長遠,也更知道如何利用後宮中的傾軋來為自己謀利益。
也正因為薄姬有這般的思維,所以薄姬在後宮之爭中,最終勝出,先成為王太后,進而成為皇太后,又成為太皇太后。
薄姬深知,在後宮之中,丈夫的恩寵是一時的,兒子健康成長、出息人才是永久的。
因此,在誕下劉恆之後,薄姬便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撫養劉恆的身上,在劉邦大封子侄時,薄姬母子也沒去爭富饒之地,而是選擇了偏遠的代地,在呂太后當政之時,因劉恆代王當得好,呂太后有意把劉恆改封到富饒的趙地,也被劉恆模子謝絕了。
薄姬這種不到關鍵時刻不爭,平時一副不爭不搶的態勢,一次次地讓薄姬母子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倖存下來,難怪老子說,「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
7 # 麗醬每日分享
歷史上的呂雉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狠角色,劉邦駕崩之後,他生前的姬妾被呂后殺的殺、囚的囚,最得寵的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扔進廁所自生自滅,兒子劉如意也被人下毒害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薄姬卻躲過了呂雉的毒手,還帶著兒子劉恆去了封地。有人就問了,同樣都是劉邦的女人,兩人還都生下了兒子,為什麼呂后要嚴懲戚夫人,卻放過了薄姬呢?
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薄姬不得寵愛。根據野史中的記載,劉邦只寵幸了薄姬一次,之後她懷孕生下劉恆,就再也沒有被召幸。
在呂雉看來,長期受到劉邦冷遇的薄姬,和她簡直就是同病相憐,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心裡對薄姬懷有一絲同情,可戚夫人就不一樣了,她仗著自己年輕貌美還會跳舞,獨佔劉邦的寵愛,呂雉是從心裡恨透了她。
其次,薄姬與世無爭。後宮爭鬥從來都是極其慘烈的,可薄姬確實一股難得的清流,她性格淡泊,從不刻意去爭寵,不僅不為自己爭,也不為兒子劉恆爭,這種性格甚得呂后之心。
而戚夫人卻截然相反,她時常淚眼婆娑地在劉邦面前吹枕頭風,想讓他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 劉如意,呂雉費了好大一番力氣,請來了“商山四皓”來輔佐兒子,才讓劉邦斷了廢太子的想法,但這筆賬她卻牢牢地在了戚夫人的頭上。
-
8 # 煮茶道史
劉邦認識戚姬時,他的父親劉太公和老婆呂雉才剛剛被項羽俘虜。呂雉不曾怨過劉邦的薄倖。
劉邦奪得天下之後,行軍打仗都帶著戚姬,卻讓呂雉獨守深宮。呂雉不曾恨過劉邦的無情。
劉邦稱帝后,立呂雉為後,呂后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而封戚姬為夫人,戚姬所生之子劉如意為趙王。戚夫人卻覺得劉邦厚此薄彼,虧欠了自己,於是哭哭啼啼,非要為如意爭這個太子之位。
她卻沒有想到,這是呂雉最後的底線。
你可以奪走她的丈夫對她的愛,她無話可說。
如果你還要奪走她寄託在自已兒子身上的全部希望,那麼,你這就叫欺人太甚,別怪老孃心狠手辣,翻臉無情。
所以,這世間的事大多如此,你種的什麼因,就結的是什麼果,不要臨到了頭,你才怨天尤人,悔不當初。
劉邦聽了戚姬吹來的枕邊風,愈發地覺得太子劉盈寬厚仁慈,哪有當年自己那種橫走沛縣的無賴作風,於是便在一次朝會上把自己想廢太子的事情說了出來。
御史周昌第一個就站了出來,表示反對。無奈他有口吃的毛病,越是著急越說不出話來。
別看周昌這副模樣,劉邦的心裡卻很怵他。有一次劉邦在大庭廣眾之下正和戚姬親熱,恰巧被周昌碰上,周昌轉身就走,劉邦跳起來追上他,騎在他的脖子上,喝問道:"瞧你這一臉不屑的樣子,把朕當成了什麼樣的君王?″,周昌硬著脖子答道:"荒淫無道的暴君",劉邦見他如此剛強,也不敢拿他怎麼樣,哈哈一笑,任由他去了。
此時劉邦見他站出來反對,就知道事情要糟,沉下臉道:"那你總得給朕一個理由吧!”
周昌愈發急了起來,半天才從嘴裡蹦出幾個字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劉邦見他急得一臉大汗,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改立太子的事因此作罷。"期期艾艾"這句成語卻由此誕生。
呂雉當時就在朝堂之外,眼見周昌出來,非常感謝他的仗義直言:"今天要不是大人,太子只怕就廢了”。
當太子劉盈請出"商山四皓"為他站臺造勢之後,劉邦就知道太子羽翼己豐,由不得自己任性了,滿懷歉意地對戚姬道:"這是天意,不容更改”。
戚姬由是大哭。在劉邦的安排下,由結巴周昌出任趙國相,隨同趙王劉如意一起前往封地趙國。
劉邦道:"周昌有恩於呂雉,有他在!呂雉就不敢輕易去招惹如意。如意在外,又手握重兵,只要他活著,這宮裡也就沒人敢動你"。
戚姬雖然覺得劉邦說得很有道理,可依然還是對未知的命運感到忐忑。在劉邦的鼓動下,她跳起了最擅長的"翹袖折腰舞",翩翩踏歌,花樣繁複,宛如一隻穿行花間的蝴蝶,迷惘中己不識前路。
劉邦死後,大權在握的呂雉終於下手了。她把戚姬關在宮中一個叫永春巷的地方,剃去眉發,戴上重枷,每天干著舂米搗谷的重活。
自古就有成王敗寇一說,用於宮鬥同樣如此。平心而論,呂雉此舉不算過份,戚姬真要能隱忍下來,日後未必就沒有翻身的機會。
然而愚蠢如戚姬者卻唱了一首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傳到呂雉的耳朵裡,終於讓呂雉意識到,如果不除掉戚姬母子,那麼她們早晚會成為自己的心頭大患。
於是,她連續三次要趙王劉如意應召入京,都被周昌以趙王有病這個託辭婉拒。面對曾經的恩人,如今卻是各為其主,呂雉表現得十分寬仁大度,並沒有強人所難,只是以調虎離山計先召周昌入朝,再騙如意進京。
趙王如意一入宮中,很快就被呂雉派人下毒毒死,時年不過十五六歲。
而戚姬則被呂雉殘忍地製成了"人彘”,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其狀之慘,簡直駭人聽聞,以此便可知呂雉對戚姬這位昔日的情敵兼政敵恨到了何等深刻的地步,恨有多深,這人就有多狠,三天之後,曾經是如此千嬌百媚地一代佳人,卻以這種慘淡的方式謝幕。
於是世人皆罵呂雉的狠毒,可是誰又曾想過風光之時的戚姬帶給了呂雉多少屈辱。人性本善,單從呂雉對周昌的態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女人並非生性涼薄。她只是活在了爾虞我詐的深宮之中,每天面對的就是你死我活的爭鬥,我若對你心存半點仁慈,也許到了明天,你就將置我於萬劫不復之地。
如那與世無爭的薄姬,呂雉就表現得十分寬容大度。這固然有薄姬母子刻意隱忍,性情溫和的一面,呂雉也從薄姬的身上看到了往日自己的影子。
對於呂雉來說,她也曾被人俘獲,她也曾飽受冷落,她也曾如薄姬這般無慾無求地單純恬靜過。沒有人天生就想著作惡,若非身不由己,形勢所迫,誰也不願意去作妖成魔。
-
9 # 西府趙王爺
薄姬和戚夫人不一樣,她和呂后之間沒有仇恨,更對呂后沒有威脅。
眾所周知,呂后在歷史上一直以狠辣著稱,漢朝的那些開國功臣大部分都直接或者間接死在了她手裡。同時,其對於自己的那些情敵們,也是絲毫不留情。
其中最慘的便是戚夫人,在劉邦死後,她遭到了呂后的殘忍報復,被做成人彘,最終折磨致死。
這裡的人彘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其需要將人的四肢剁掉,使其失去行動能力;把眼睛挖出來,使其失聰;用銅水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用藥物灌進喉嚨,破壞聲帶,並將舌頭割去,使其不能說話。然後將其然後扔到廁所,像豬一樣生活。
甚至於更慘然的,還會將人的鼻子割掉,並剃光身上的毛髮,並抹上暗藥,破壞其毛囊,使毛髮永遠不能再生。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史記》
那麼,呂后與戚夫人到底有何仇怨,需要如此對她?
有人說是因為嫉妒,因為戚夫人比她年輕,更比她漂亮。
戚夫人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以善舞著稱,堪與虞姬並稱。有詩云: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劉邦遇到戚夫人時,已經年過五十,此時的戚夫人卻不過二十來歲,真可謂是才貌雙全。而此時的呂后,雖然也不過三十來歲,但常年勞累奔波,為劉邦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早已經年老色衰。
且喜新厭舊乃是男人本性,年輕貌美的戚夫人,成功奪去了屬於呂后的所有寵愛。
呂后因此而嫉妒甚至仇恨戚夫人,是非常合理的,但這並不是呂后如此殘忍對待戚夫人的主要原因。因為自古以來,帝王多情已是常態,呂后也應該有此觀念。
戚夫人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更多的是她的野心太大。
呂后是劉邦髮妻,勞苦功高,雖然年老色衰之後,不得劉邦寵愛,但她的地位,並沒有受到影響,她仍然是後宮之主,而她的兒子劉盈,仍然是太子,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但由於劉邦盛寵戚夫人,使其日漸驕縱,野心逐漸膨脹,想取代呂后。同時兒子劉如意,天性聰慧,深得劉邦喜愛。相較之下,太子劉盈,因為性格太過羸弱,而為劉邦所不喜。
所以,看到機會的戚夫人利用自己和劉邦經常在一起的機會,開始狂吹耳邊風,鼓動劉邦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轉而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那麼劉邦百年之後,劉如意就是皇帝,自己便是太后。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劉邦也因此多次提出想要改立太子的想法,不過最終在張良等人為首的大臣勸誡下放棄了。
雖然改立太子一事並沒有成功,但是其確確實實讓呂后感到了威脅。當然,還有憤怒。她呂雉可是劉邦的結髮妻子,當初劉邦還是一個混混兒的時候,自己就嫁給了他,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任勞任怨。後來,劉邦因為私放囚徒而遭到通緝,不得不落草芒碭山。是呂雉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並且還冒險為劉邦送飯;再往後的楚漢之爭,劉邦數戰不利,妻兒老小都被項羽俘虜,是呂雉一直照顧他們。
甚至於殺害韓信等一眾開國功臣,也是呂雉出面,背下惡名。所以,呂雉對於劉邦,可謂是仁至義盡。以她的功勞,坐這個皇后之位,絕對的實至名歸。如今,卻因為戚夫人的枕邊巧語,就差點將其拿走,否定她這半生的付出。任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劉邦死後,大權在握的呂后,對戚夫人展開了報復。將心比心,呂雉的所作所為雖然殘忍,但卻也是情有可原。
如果不是戚夫人鋒芒太盛,首先挑釁呂后的地位,後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而相比於戚夫人,薄姬可就低調多了。
在劉邦的妻妾中,薄姬永遠都是最不顯眼的那一個。甚至於入宮一年多,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御幸。最後還是靠著宮中姐妹的推薦,這才上了劉邦的龍床。幸運的是,就這一次,薄姬就有了身孕,為劉邦生下了兒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雖然薄姬為劉邦誕下了子嗣,但為人依舊低調,從來不去爭寵,當然,這也或許是因為劉邦獨寵戚夫人,在冷落呂后的同時,也冷落了她。
總而言之,薄姬和呂后,沒有那種情敵的對立關係,更談不上去威脅她的地位了。正是因為她的低調,導致呂后並沒有對她過於迫害。甚至於,因為薄姬的無慾無爭,影響到到了兒子劉恆,使其同樣也是低調的性格。
最終,劉邦死後,呂后出於報復以及清除威脅的目的,大肆殘害劉邦的其他妃子和兒子。薄姬母子卻能在封地,安穩的生活。
最終,呂后去世,太尉周勃等人發動政變,平定諸呂之亂,薄姬母子幸運的入主長安,成為了最大贏家。
所以,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凡事不要太鋒芒,笑到最後的,往往是最低調的那個人。
-
10 # 歷史畫中人
後宮爭鬥向來屢見不鮮, 呂后的狠毒傳於後世,皇后專權也由呂后始。呂后對付戚夫人的手段之殘忍在史書中是不多見的。《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 中曾有一段這樣記載呂后和戚夫人的恩怨:“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如意立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太子得毋廢。”
其實從這段文字裡大概能總結出呂后記恨戚夫人的原因,即爭寵、奪嗣。
為何呂后對戚夫人心狠手辣,卻對薄姬手下留情爭寵是後宮常事,不必多說。至於奪嗣,呂后和戚夫人圍繞廢太子多次暗中使勁。太子劉盈是呂后的親兒子,呂后在後宮穩如泰山,但是呂后早有戒心。
她知道戚夫人有奪嫡之意,並不只一次向劉邦絮叨,要廢掉太子盈,立自己兒子如意為太子。一來二去,由於劉邦喜歡戚夫人,愛母及子,也動了廢立的心思,但是幾次提及此事,均被大臣們所阻攔,未能如願。
呂雉向來不喜歡戚夫人。劉邦每次出征都將戚夫人帶在身邊,對她非常寵愛,而呂雉卻獨守空房。但女人之間的嫉妒心跟承襲大統的命脈大事來比根本不值一提。呂后痛恨戚夫人,根本原因是戚夫人掀起了一場明爭暗鬥的太子位之爭。戚夫人想要劉邦“廢嫡立庶”,對於呂雉來說,你戚夫人搶了我的男人,我可以忍,但是你還想要我的太子之位,觸碰我的底線,那我呂雉就不得不出擊了。劉邦死後,呂雉殺掉戚夫人的兒子,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扔到廁所中,沒過幾天,戚夫人就死了。
最終戚夫人是失敗者。經歷過這些生死搏鬥,呂后更加憎恨戚夫人,想要除之後快。
呂后殺盡了劉邦的寵妃,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為何卻放過薄姬呢?
薄姬,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漢文帝劉恆的生母。
薄姬雖是劉邦嬪妃,但與戚夫人相比,薄姬可以說是個被冷落的妃子,並不受劉邦待見。薄姬是劉邦擊敗魏王豹後奪來的戰利品,被長期置於後宮,很少被臨幸。經歷了顛沛流離的薄姬,凡是不爭不搶,只求安身立命。
呂后不迫害薄姬的另一個原因是,薄姬乃魏國王室宗女之後,頗有人脈根基和勢力,而且與當時的朝廷重臣陳平的關係非同一般。
有了兒子劉恆之後,薄姬就跟隨兒子去了封地代國。
代國卻是封地裡最偏僻最貧困的一個地方,又和匈奴交界,是個危險之地。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劉恆卻一聲不吭,無怨無悔,一待多年。地獄的邊緣化與薄姬母子不爭不搶的性格,使得呂雉對他們毫無戒備之心。薄姬很聰明,她懂得明哲保身,對劉恆也是教育有方。
而呂雉打算掌握朝政,在許多方面,還需要仰仗陳平的配合與支援,畢竟,呂雉還沒有獨掌天下的勢力。所以,呂雉之所以放過薄姬和劉恆,是各方因素權衡的結果。
薄姬逝世後光武帝劉秀追尊為高皇后:“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賢明臨國,子孫賴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號曰高皇后,配食地只”。其實薄姬能從一個不受寵的夫人變成太皇太后也有一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當年薄姬出宮,跟隨兒子劉恆前往封地代地,這幾年她坐觀呂后和戚夫人爭鬥,最後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總結:同處宮中,有寵愛不將皇后放在眼裡,豈不是妻不如妾?戚夫人多次挑釁呂雉的權威,甚至攛掇劉邦廢太子,威脅呂雉和兒子的地位。後人雖難說對錯,可呂后並非十惡不赦,事事皆由立場。作為女人,被搶了丈夫,兒子的地位又被威脅,倘若有失,日後不僅無處安身,更是攸關性命的事情,自然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且不說呂后作為封建時代的女人,無關性別,對於威脅到自身性命的事情,人一般都不會心慈手軟,更何況身居高位手握重權。聖人尚不能以德報怨,又何苦為難一個普通人呢。
薄姬審時度勢,行事謹慎低調,與劉邦瓜葛不深,且帶著兒子遠赴邊陲,與呂后也並沒太大利益衝突,呂后沒必要趕盡殺絕。後薄姬兒子上位也是一代明君。薄姬可謂善終。
-
11 # 肖屾小聲讀文史
先來說呂后為什麼心狠手辣地對付戚夫人。
簡單來說就是,戚夫人動了呂后的乳酪!
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呂雉和她的族人是出力不小的。只不過,楚漢戰爭劉邦慘敗,呂雉也被俘虜。
雖然她後來回到了劉邦身邊,也成為了劉邦的皇后,但是在她不在的這段日子裡,戚夫人成為了陪伴在劉邦身邊的人。
戚夫人比呂雉年輕。人老珠黃、色衰而愛弛,男人的移情別戀,也許再正常不過。但這不是呂后針對戚夫人的唯一原因。
戚夫人開始恃寵而驕。她察覺到了劉邦的態度,開始對後位和太子之位產生了非分之想。
劉邦早在公元前205年,就已經確立了呂雉之子劉盈為太子,但是後來戚夫人不斷慫恿,想要劉邦廢長立幼。如果是呂后能夠忍受別人搶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她斷不能忍受別人傷害自己的兒子。因為如果他的兒子一旦從太子之位上被拿下,她的後半生也會變得沒有依靠。
所以在劉邦去世後,呂雉也開始執掌大權和反擊。
之前許多被劉邦寵幸的妃子,都被她囚禁了起來,而曾一度威脅到自己地位的戚夫人,也遭到了嚴厲的打擊報復。
她命人把戚夫幽禁起來,剃去頭髮,戴上鐵圈,還穿上囚徒的衣服,後來還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就連她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在得知她的做法後,都說慘無人道。
那麼為何呂后會放過薄姬呢?簡單來說就是人畜無害。
首先,薄姬出身非常低微。在秦朝末年,薄姬被送到魏豹的宮中,後來魏豹被打敗了,薄姬就被送進宮做織布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劉邦看上了。
雖然她得到了劉邦的臨幸,也為劉邦生下了劉恆。但是由於薄姬出生並不高,劉邦並不怎麼待見她。誰能想到,這種不待見竟成為了對薄姬和劉恆的一種保護。
畢竟呂后掌權後,要對付的是劉氏一組,凡是劉姓以及跟劉家關係密切的人都成為了她的眼中釘。曾經那個不受待見的妃子,如今成為了能夠安全自處的人。
此外,呂后能夠放過薄姬和劉恆,與他們母子二人的性格也不無關係。
因為劉邦不重視薄姬和劉恆,就把劉恆封到了代國。後來劉邦去世後,薄姬沒有像其他曾經得寵妃子那樣被幽禁,反而被呂后放出了宮,跟隨劉恆一起去了代國。
呂后對她們的眼不見心為淨,為母子二人韜光養晦創造了機會。事實上,母子兩人也非常懂得如何在呂后的專權下,安身立命。面對呂后,他們懂得示弱,呂后曾經想把其他諸侯王的地封給劉恆,但是劉恆則表示自己願意在代國,為國家戍守邊疆。
如果說呂后的狠,狠在了飛揚跋扈,那麼薄姬和劉恆則是人狠話不多,他們表現出了對呂后的絕對尊重,暗地裡在積蓄能量,而這也是日後劉恆可以登基的重要原因。
-
12 # 歷史人
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呂后對戚夫人心狠手辣是有原因的,在戚夫人受寵的時候,呂后已經年老色衰,所以已經不受寵了。而她唯一的指望就是他的兒子太子劉盈,正所謂母憑子貴,期望有朝一日他的可以登上皇位,自己也可以在劉邦死後有一個依靠,並且依然可以掌握著龐大的權勢。
而戚夫人仗著自己受寵,非要劉邦改立他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如果不是劉邦手下的一群大臣力勸,以及呂后的家族呂氏還有一點勢力,就有可能成功,還一個廢太子的母親,想想就知道她的命運會是什麼,所以這不是要了呂后的命根嗎?所以呂后將其視為生死大敵,雖然最後戚夫人未能如願,但是呂后已經將這個仇給記下。
所以在劉邦死後,劉盈登上皇位,而劉盈性格軟弱 ,所以呂后以太后之尊,實際上掌握著國家權力。所以戚夫人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他先是讓戚夫人幹一些下人乾的活。後來聽到了戚夫人的抱怨之後,就將其弄為人彘,並且放進糞坑,讓其受盡折磨而死。
而薄姬就與戚夫人不同,我們都知道劉邦好色,而薄姬只不過是他打敗了對手之後,所搶下來的一個女人罷了。而薄姬也只被劉邦臨幸過一次之後,也就沒有再受到過寵幸。所以薄姬其實與呂后一樣,都是一個獨處深宮的孤獨女人,正所謂同病相憐,並且薄姬也沒有什麼可以威脅到呂后的。
所以在呂后當上太后之後,她也就被放出深宮,去了她兒子代王劉恆的封地之上。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而薄姬最後也成為了薄太后。
回覆列表
誰的威脅大當然要除掉誰,戚夫人不是一個甘居人後的人,她因美貌受寵與劉邦,戚夫人的出現讓呂雉逐漸失去了寵愛,再加上呂雉經過這些年的奔波勞累容貌早就不如年輕時那樣動人,反觀劉邦事業有了很大的成就,心中自然不甘心只有一個呂雉,戚夫人的出現大大滿足了劉邦,這是呂雉憎恨戚夫人的原因。而薄姬雖然也被劉邦寵愛生下一子,但是她是一個隱忍不爭的人,她的不出頭正好讓她有了一線生機
再者就是在戚夫人花言巧語下,劉邦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這個應該是徹底激怒了呂雉,才會導致戚夫人日後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