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滿族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其先祖原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佔納□部,以地為氏,改姓納□——即納蘭。17世紀初為清太祖努爾哈赤降伏,後屬滿洲正黃旗。其父明珠為清康熙時大學士。
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康熙非常賞識他的才幹,曾委派他到黑龍江呼倫,查勘沙俄侵擾情況,並安撫達斡爾邊民。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擅書法,精於書畫鑑賞。
納蘭性德的詞集《側帽集》於康熙十七年(1678)問世,時年僅24歲。繼而,另一詞集《飲水詞》在吳中刊行。而綜合編纂他詩、詞、文、賦為《通志堂集》的,則是他的漢文老師徐乾學。
他的詞集問世後,曾形成“家家爭唱飲水詞”(曹寅語)的局面。這不僅因其詞作“纏綿清婉,為當代冠”(鄭振鐸語),其思想的深沉,風格的清新,抒情狀物的不落窠臼、別開生面,也是重要原因。
納蘭性德性澹泊。在涉獵漢文學傳統時,他將李白、陶潛奉為楷模。視功名權勢如敝屣,視相府長子、御前侍衛的地位為難以解脫的束縛,不到30歲竟“憂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產生了“海鷗無事,閒飛閒宿”的出世之想,這種心緒給他的作品塗上了一層濃重的哀愁。思鄉、思親、思友的主題,詞集裡多有所見。顧貞觀說:“容若詞一種悽惋處令人不忍卒讀。”
王國維論及納蘭性德時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不僅指出了他在中國詞壇上的歷史地位,而且概括了他的個人風格。
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上,起了聯絡海內詞客的重要作用。其詞風格接近李煜,有清朝李後主之稱。所寫詞清麗婉約,格高韻遠,頗具特色。
清代滿族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其先祖原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佔納□部,以地為氏,改姓納□——即納蘭。17世紀初為清太祖努爾哈赤降伏,後屬滿洲正黃旗。其父明珠為清康熙時大學士。
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康熙非常賞識他的才幹,曾委派他到黑龍江呼倫,查勘沙俄侵擾情況,並安撫達斡爾邊民。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擅書法,精於書畫鑑賞。
納蘭性德的詞集《側帽集》於康熙十七年(1678)問世,時年僅24歲。繼而,另一詞集《飲水詞》在吳中刊行。而綜合編纂他詩、詞、文、賦為《通志堂集》的,則是他的漢文老師徐乾學。
他的詞集問世後,曾形成“家家爭唱飲水詞”(曹寅語)的局面。這不僅因其詞作“纏綿清婉,為當代冠”(鄭振鐸語),其思想的深沉,風格的清新,抒情狀物的不落窠臼、別開生面,也是重要原因。
納蘭性德性澹泊。在涉獵漢文學傳統時,他將李白、陶潛奉為楷模。視功名權勢如敝屣,視相府長子、御前侍衛的地位為難以解脫的束縛,不到30歲竟“憂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產生了“海鷗無事,閒飛閒宿”的出世之想,這種心緒給他的作品塗上了一層濃重的哀愁。思鄉、思親、思友的主題,詞集裡多有所見。顧貞觀說:“容若詞一種悽惋處令人不忍卒讀。”
王國維論及納蘭性德時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不僅指出了他在中國詞壇上的歷史地位,而且概括了他的個人風格。
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上,起了聯絡海內詞客的重要作用。其詞風格接近李煜,有清朝李後主之稱。所寫詞清麗婉約,格高韻遠,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