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名”“實”之辯。名和實這個問題,對於我們自身,猶有覃思深慮的必要。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名實,不是西方哲學史上唯名論和唯實論對立爭論的內容,也不全是邏輯學上的名實。而是僅僅把它放在現實生活裡,作為觀念和實在、形式和內容,針對社會現象和個人修養來理解和把握。莊子說“名者實之賓也”,實在先,名在後,或者說實為主,名為賓,這是兩者之間的正確關係。我們看到太多的有名無實,或者有實無名的情況,都是名和實在關係上的錯位。老子和莊子歷來厭棄名,他們對儒家提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也鄙夷不已,主張要廢仁棄義。莊子在《胠篋》裡,打了一個淺顯卻精當的比方:一般人為防竊賊,把箱子上鎖牢固,把袋子束紮結實,這只不過防一般小偷罷了,等到真正的大盜一來,搶劫擄掠,扛麻袋、背箱子的時候;恐怕箱子上的鎖,牢不牢固,袋子打的結,緊不緊,就沒什麼用了。宗廟之器,祖宗之法,提倡仁義道德,一切的有為者,都像前邊給箱子袋子上鎖上鑰的人,只是便宜了這些真正的大盜。老子和莊子在思想上,講求清靜無為,所以,容易有這種極端的論調。但是,我們若結合名實的關係來看,便很容易明白莊子的意旨所在。他不過是認為,名是容易被盜用的。其實,孔子在名實的關係上,也早就深有認識,覺得那時候禮崩樂壞,究其緣由,也是名和實之間的關係錯位導致,因此,他主張“正名”,他提出“子帥以正,其孰敢不正”。所以“八佾舞於庭”,他才那樣激憤,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做司寇時第一件事,就是誅了少正卯,做的也無不是溯本清源“正名”的事業。孔子對待名實的態度,也讓他養成了一種務實的作風。他反對“巧言令色”,覺得君子在個人修養和行事風格上,要有一種“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傾向,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另一方面,他也極清醒地意識到,名是最容易被混淆盜用的,因而,他“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惡利口之覆邦家”,貶斥“鄉愿”,撥亂反正,都為要杜絕這種似是而非的現象出現。
自古有“名”“實”之辯。名和實這個問題,對於我們自身,猶有覃思深慮的必要。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名實,不是西方哲學史上唯名論和唯實論對立爭論的內容,也不全是邏輯學上的名實。而是僅僅把它放在現實生活裡,作為觀念和實在、形式和內容,針對社會現象和個人修養來理解和把握。莊子說“名者實之賓也”,實在先,名在後,或者說實為主,名為賓,這是兩者之間的正確關係。我們看到太多的有名無實,或者有實無名的情況,都是名和實在關係上的錯位。老子和莊子歷來厭棄名,他們對儒家提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也鄙夷不已,主張要廢仁棄義。莊子在《胠篋》裡,打了一個淺顯卻精當的比方:一般人為防竊賊,把箱子上鎖牢固,把袋子束紮結實,這只不過防一般小偷罷了,等到真正的大盜一來,搶劫擄掠,扛麻袋、背箱子的時候;恐怕箱子上的鎖,牢不牢固,袋子打的結,緊不緊,就沒什麼用了。宗廟之器,祖宗之法,提倡仁義道德,一切的有為者,都像前邊給箱子袋子上鎖上鑰的人,只是便宜了這些真正的大盜。老子和莊子在思想上,講求清靜無為,所以,容易有這種極端的論調。但是,我們若結合名實的關係來看,便很容易明白莊子的意旨所在。他不過是認為,名是容易被盜用的。其實,孔子在名實的關係上,也早就深有認識,覺得那時候禮崩樂壞,究其緣由,也是名和實之間的關係錯位導致,因此,他主張“正名”,他提出“子帥以正,其孰敢不正”。所以“八佾舞於庭”,他才那樣激憤,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做司寇時第一件事,就是誅了少正卯,做的也無不是溯本清源“正名”的事業。孔子對待名實的態度,也讓他養成了一種務實的作風。他反對“巧言令色”,覺得君子在個人修養和行事風格上,要有一種“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傾向,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另一方面,他也極清醒地意識到,名是最容易被混淆盜用的,因而,他“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惡利口之覆邦家”,貶斥“鄉愿”,撥亂反正,都為要杜絕這種似是而非的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