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老夢Meng

    進士的學問不一定比秀才高,但學歷絕對比秀才高。

    明清以前,秀才泛指天下讀書人,既“優秀的人才”之意,是國家取士的儲備群體。明清把秀才的稱謂更加規範化,秀才也不再泛指,是透過縣府院考試被錄取的特定群體。

    像李白、杜甫為代表的“秀才”就沒有進士身份,李白不屑官場先不說,杜甫科考之路可謂艱辛,屢敗屢戰也沒考中進士,在以詩詞歌賦為取士標準的盛唐,杜甫居然沒考中進士你能說他學文低嗎?

    把童生、秀才、舉人、進士最明確化的是明清兩朝,這時的秀才與進士的差距就明顯了,若連個舉人都考不上,只能說你確實沒水平,舉人與進士的差距最小,關鍵區別在八股的破題立意水平與考官的思想是否吻合,運氣成分很多。

    明代大才子徐渭是秀才的代表,考了三次才中秀才,此後,徐渭又參加了8次鄉試(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的稱舉人),屢戰屢敗,一直考到41歲也沒考中舉人。范進中舉後發瘋可以理解。還有文徵明考了整整27年,一直都是個秀才身。

    張岱(舉人),《湖心亭看雪》的作者,運氣差的代表。左宗棠是晚清二號人物,40歲才中舉 ,此後一直考到60歲,當時慈禧太后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賜了他一個進士身份。

    “學問”這二字包羅永珍,豈是區區八股能代表的,像唐寅(舉人)、徐渭、文徵明、徐霞客(舉人)等雖沒高中進士,但他們的文學水平卻影響很大。

    但這也不能否定進士的真實水平,進士雖然都不是才華橫溢,其知識量卻是秀才們不可比擬的。拿明朝來看,高中進士的基本都就讀過國子監(國立大學),國子監的老師水平首先很高,關鍵是國子監的藏書最是豐富,要知道那個年代民間書籍匱乏,要獲取知識只有到最高學府才能有。

    進士優等生還有機會到翰林院深造,能進入翰林院的人基本就確定了是未來部閣級接班人,翰林院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中科院+社科院+中央辦公廳。

    現在知道進士的高大上了吧,所以說,不管那個年代,才華與學歷並不衝突,秀才之中不乏才華橫溢者,進士更能讓你的才華得以施展。

  • 2 # 孤舟釣江雪

    總體上來說,進士的學問是比秀才高的。

    在古代,學子的仕途是這樣的:先是考取童生,然後是參加縣試,通過後的就是秀才;三年後(大部分時間),到省城去參加鄉試(沒錯,就是鄉試),考中的就是舉人。中舉人三年後,再到京城去進行會試,考中的就是進士。之後還有什麼殿試,皇帝確定狀元、榜樣、探花等。

    所以,一般來說,秀才相當於今天初中生的水平,而進士相當於今天的博士,按照水平來說,基本上是進士水平比秀才高。

    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李白是商人出生,唐朝時商人地位極地,商人的子女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所以李白連秀才都不是,但學問卻非常高。另外,蒲松齡、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著名小說家也都沒有中過進士,但他們的學問未必比進士低。

    這樣說吧,1000個進士和1000個秀才比,或許有那麼幾個秀才水平比進士高,但剩餘那九百九十幾個,肯定是比進士水平低的。

  • 3 # 丫6503

    封建社會選拔賢才很多都是從科考(科舉)產生,所以許多寒門也都寄望讀書來改變一生,但讀書參加考試都是按部就班,不會越級,首先要經過縣州級考試,考中者稱為秀才;再經省級考試,考中者稱舉人;再經過會試,考中者稱貢士;貢士再經皇上或指定官員監考,考中者為進士,前三名為鼎賈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所以通俗理解進士比秀才規格要高,水平自然就高

  • 4 # 沐清英

    不一定,但是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會把進士及第作為是否成為人上人的最重要衡量標準,不然的話范進中舉後就不會瘋了,賈寶玉也得讓他中個舉人才出家。就是放現在高考狀元總是能獲得較多關注。這應該算是中國的民族基因。

    但是也可以這樣想,李白杜甫張繼蒲松齡柳永他們都很有才華,但是與科考一途總是差了那麼幾分,但不影響他們名垂青史。

  • 5 # 東坡老怪

    童試(縣級)合格稱秀才,考取進士資格都需要鄉試(省級考試)透過的舉人,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古代科舉制度十分嚴格,秀才是州府收錄在冊的官管學生,可以參加省級考試(鄉試),錄取的稱作舉人,所謂一舉成名天下聞,是有品階的,成為舉人了,才能參加朝廷科考,進入頂層精英的渠道,拿秀才和進士比,你確定不是開玩笑?

  • 6 # 肆川1

    一般來說,進士的學問要比秀才高。就好比大人和小孩比,誰的能力強一樣。因為進士是從秀才中考出來的,秀才考中了才能叫進士,否則永遠都是秀才。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學問特別高的秀才因各種情況不能考中進士的

  • 7 # 紅霞在東

    這要從科舉制度說起。最初是隋朝先採取的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的。隋煬帝最先創立秀才科。到了唐代是分科考試的,有明經科,秀才科,進士科等,透過不同的考試內容,選舉不同方面的人才。所以叫科舉。那時的秀才與進士不同科,所以也就沒有高低之分。到了明代規定八股取士,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科舉形成定製。考試分為縣,府,省,院,廷,中舉者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顯然進士的學問要高於秀才很多。這種制度一直到清末才廢除!

  • 8 # 華東雜談

    古代功名征途是這樣的,先是秀才,接著再考舉人,舉人考取貢士,基本也就是進士了,因為最後一次考試是皇帝親自監考的,所有貢士只要沒有什麼大問題,都會成為進士,只不過會按考試成績,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賜進士及第,總共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二類就是從第四名開始到若干名,是賜進士出身,意思也就是合格的進士。第三類是賜同進士出身,就是最後那些人了,也是進士,不過在皇帝眼中稍微有那麼點欠缺,就給個安慰獎~這三類都是官方認可的進士。

    所以,進士是國家領導人親自遴選出來的全國最拔尖的人材,可以說,能憑自己本事一路考取進士的,都是封建時代最厲害的知識分子。相比較而言,秀才僅僅只是入門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人熟知的“地板”,古人把他叫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