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包括實業製造業。
3
回覆列表
  • 1 # 芷若9326671

    印度阿三建築地盤靠女士頭頂泥水磚石建築材料施土的,地產狂魔就很難吧,她們的飛機船軍工製造土業也是不行的,阿三除了做強姦狂魔之外怎麼樣做狂魔?!

  • 2 # 欲滿昔樓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出點壞主意,比如鼓勵印度多生兒子,讓他們相信人多力量大,發展如孟加拉,人多,但是溫飽有問題

  • 3 # 無以輪比的今天和明天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監督機制,任何官員也不敢大肆揮霍人民的納稅錢,也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說了算的財政撥款,每一項財政支出都要受到議會監督投票和問詢,還有土地私有化問題,他們不可能的進行任何形式的強拆或者徵用,所以印度不能成為基建狂魔。

  • 4 # Luthiel

    世上本沒有基建狂魔,凱恩斯多了個個都是基建狂魔

    從羅斯福時代的美國,柯南背景的日本,到08年之後的中國。每一個基建都是在某次經濟危機邊緣時候搞起來的。搞好了,續一波,搞差了,天量的債務沒幾十年清理不了

    印度也會走上這條路。每個政府都喜歡凱恩斯,自由經濟帶來的失業是每一屆都不想在自己任期內面對的。

  • 5 # 萬事皆空70

    印度人均gdp兩千多美元,正是一個國家工業化飛速發展的起點,而工業化主要就是基建和製造業,印度經濟增長率已經是世界第一,那麼印度基建自然也進入飛速發展期,

    基建狂魔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是哪一個國家獨有的特性,這個世界上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國家都經歷過基建飛速發展的時期,鐵路,公路,機場,橋樑,電網,這些工業化必備的專案在工業化國家都是必經階段,之所以有基建狂魔的說法是因為國土面積大,人口多所造成規模更大而已,基建領域並沒有多少核心科技,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基建狂魔是一百年前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正處於工業化如火如荼的時代,美國建立了許多著名的基礎設施,胡佛大壩,巴拿馬運河,紐約帝國大廈,舊金山金門大橋,遍佈全國的高速公路網,還有橫穿美洲的鐵路,美國鐵路最高峰有四十萬公里,中國直到現在才十幾萬公里,美國從二戰以後基本停止了大規模基建投資,但是美國卻在二戰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說明基礎設施夠用就行,決定國力的還是高科技,

    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著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比如鐵路鋪好以後再建就是浪費,美國就是明顯的例子,美國現在鐵路只有最高峰的一半,因此中印兩國相比,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屬於高峰時代,而印度是剛起步,印度規模必然是越來越大,印度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很大,成為繼美國中國之後的第三個基建狂魔是時間問題,事實也是如此,印度的鐵礦石,原油進口都是大幅增長,印度政府也計劃大量投資基礎設施,

    有人會拿印度的土地私有和政府效率說事,說印度基建效率必然低下,目前世界上已經工業化的國家都是土地私有,民主體制,但是沒聽說哪個國家發展受制於基礎設施不足,基礎設施發展的難度遠遠小於科技創新和商業創新,

    著名的帝國大廈和金門大橋,

  • 6 # 丫嘢

    民族文化和流淌於骨子和血液裡的基因決定了印度成不了中國的翻板,也許大家覺得太絕對和武斷了,但是可以拭目以待!

  • 7 # LG看世界

    印度人的人種基因以及氣候註定印度人就是懶惰。曾經和印度人打過幾次交道,他們的辦事效率讓人無語,而且非常懶惰。

  • 8 # 揹包客卡卡

    emmm,航空母艦下海幾次都失敗了……修個160時速的鐵路需要外援,修個200高鐵卻落實不下來。嚴格的說,印度基建沒這個實力,基本政府決定建設大理機場,橋樑,公里,大部分都是外資入夥,自己國家沒這技術。加上經濟不好,基建挪用資金時刻被反對黨盯著,非常謹慎。

    所以在目前經濟與體質下,印度不會可能成為基建狂魔……

  • 9 # 正宗星語者

    先講觀點:在現階段不太可能。

    “基建狂魔”是網民給中國建設能力的誇張稱謂,中國的基礎建設能力有目共睹,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公路高鐵的快速擴張升級、甚至吹填造島。但是先看中國為什麼能有這樣的超強基建能力和成績?基本原因是:全面的工業製造體系、基礎建設能力、充足且高素質的工業建築業勞動力資源、大規模動員能力,這與中國的公有制度、文化都分不開。

    印度的問題,我首先在以前的關於“印度能否成為超級大國”的回答中說過,印度的工業體系不健全,特別是國情造成的人口教育水平差距大,缺乏訓練有素的高素質勞動力,大部分勞動力是比較低水平的。

    印度的企業發展不均衡,大企業較少,擁有足夠實力進行大規模高水平基礎建設的技術、人才和經驗都比較少。

    我去過多次印度,這裡是一些實景照片。印度城市大部分還是這樣,主要是低層建築為主,即使孟買這樣最發達的城市擁有較多的高層建築,城市還是大量以低層建築為主。

    加爾各答俯瞰

    孟買海濱

    下面是孟買2012在建的“第一高樓”照片,現在差不多才建好。對其中施工有些瞭解,高層建築經驗的企業很少,勞動力效率低,技術工人缺乏。

    印度的交通體系還比較落後,鐵路就不說了,雖然多但速度慢。下面是印度德里到阿格拉的所謂“國家高速公路”(National High Way),只是中國的國道水平。

    目前印度只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封閉式高速公路,從德里到昌迪加爾的,2012年的照片如下,現在差不多已投入使用。

    印度難以進行大規模快速基礎建設的重要原因還在於制度。印度是全民私有制,城市拆遷這樣的大規模動員能力比較差,城市棚戶區大規模改造這樣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更何況政府直接大量投資基礎建設也是不可能的。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貧民窟難以解決。

    孟買的平民窟

    印度民主制、聯邦制的問題還舉一個栗子說明:一臺大型工程機械透過特種車輛進行公路長途運輸,竟然會耗費一個月的時間。除了公路基礎建設水平問題外,還由於各邦的法規、管理不同,難於統一協調,導致跨邦運輸出現滯留。

    因此,從印度的工業建築業水平、勞動力素質、制度和文化上的缺點可以明確,印度想要像中國那樣成為快速升級基礎建設和工業的“基建狂魔”,現階段是不可能的。將來如果這些問題沒有改變的話,也很難。

  • 10 # 北海圖

    個人認為很難。

    要成為像中國一樣的基建狂魔,首先得有條件上馬大規模基建工程,這裡的條件包括:

    1.得有土地。無論是港口、道路還是機場,要建設起來,都需要不小面積的土地,在中國,土地根本上還是國家所有,徵地可以輕易實現。但到了印度,由於印度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且法律規定,任何人在無主的土地上居住滿10年,就可以擁有這塊土地的所有權,這也是為什麼印度孟買、新德里等大城市貧民窟密密麻麻、犬牙交錯,卻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貧民擁有了土地的所有權,哪怕是一點點,也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輕易不會隨便交出去的。

    2.得有基建所需的各項生產能力,包括大型裝置、水泥、鋼鐵等等。印度目前來看這些產業的發達程度還不能和中國相媲美,很多工業裝置還需要從中國進口。當然,還得有具備相當技術水平的勞動力人口。

    從根本上說,大型基建這個事兒,得有強有力的政府意志來推動,這也是為什麼在發很多發達國家,基建水平反倒沒有中國高的原因。為什麼我們能成為基建狂魔,因為基建意味著GDP,GDP意味著經濟的增長,與官員晉升是直接掛鉤的。反觀印度,它實行的西方的民主選舉制,政治家能否上位,能當選議員、首席邦長還是部長,都是聽選票的話。一切以選票為主,能夠增加選票的事兒,政治家就願意幹,對增加選票沒幫助的,一百年都幹不成。基礎設施建設,從長遠來看肯定對民眾生活有利,但短期效應不明顯,選民有時候還會因為基建帶來的徵地、財政赤字等問題發怒,對政治家投“不信任票“,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恐怕印度政府很難有向中國這麼強大的驅動力來推動。

    當然了,印度經濟目前正在起飛中,出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肯定是會推動基建,但要成為基建狂魔,印度的路還很遠。

    (在印度幹基建,並不是特別容易的一件事情)

  • 11 # 染火楓林12137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會,從政治體系、政府執行力、土地性質、人才儲備等各個方面決定了印度不能成為像中國這樣的基建狂魔。

    印度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人口都已經超過了13億,都身處亞洲,近年來經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將印度和中國作比較。中國的國家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鐵、高速、跨海大橋等迅猛發展,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就有人設想,印度是否也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個人認為目前來看印度還沒有這個能力和希望。

    首先,要完成一個超級基建工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和執行力,以及政策的持續性。印度是一個多黨執政的國家,執政黨更多的精力放在維持執政上面,而且各個邦政府的權利比較大,對工程的實施具有很大的掣肘。印度政府的辦事效率極為低下,審批過程奇慢無比而且互相推諉,想要完成一件工程,難度勢必增加很多。

    其次是一個富有的中央政府,中國能取得如此大的基建成就,花費也是巨大的,一公里高鐵,平原地區的花費平均為1.5億人民幣,山區為2億人民幣,目前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2.2萬公里,花費超過4萬億人民幣,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造價超過720億人民幣,這個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國政府能拿出這麼多錢來進行基建了吧,要知道,中國如今外匯儲備超過4萬億美元,而印度外債超過了1萬億美元,哪裡還能拿得出錢來進行基礎建設。

    第三就是印度的土地政策,印度和許多歐美國家一樣,土地所有權在人民手中,眾所周知,基礎建設需要徵收大量的土地,而土地個人所有為土地徵收製造了大量困難,政府很難從人民手中取得大量土地,這就為基建制造了大量的困難。

    再有一個就是人才儲備,中國目前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據統計2018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為820萬,龐大的畢業生數量和中國一直實施的九年業務教育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人才優勢是印度遠不能具備的。

    綜上所述,印度基本沒有可能成為中國一樣的基建狂魔了。

  • 12 # 環球網

    日前有訊息稱,印度計劃在未來十年投資超過500億的美元,用來建設100座新的飛機場。然而,對於這個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印度的民眾顯得很謹慎,畢竟此前印度也出臺了許多大專案,然而最終都不了了之。

    比如,印度過去提出的興建“黃金四邊形”公路網路以及“鑽石四邊形”的高鐵網路。另外,還有許多類似“季風計劃”、“香料之路”的國際發展計劃等,然而這些專案進展非常緩慢,甚至有些專案都沒有了下文。

    造成印度的基建進展緩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許多大的基建專案,出臺之前缺乏有效評估,還有一些政策制定者這麼做就是為自己拉選票,提高自己的政績,至於是否能夠最終落實,這些人並不是特別在意。能落實並不是特別在意。

    第二,在印度類似此類大的基建專案,往往是由政府出資建設,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插不上手,這樣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這類大的基建專案需要大量的資金,前面說了此類計劃的出臺缺乏有效的評估,這就出現了政府對資金的來源缺少足夠的準備,導致工程最終擱淺。

    第三,印度在基建方面的專業能力以及管理經驗等方面還不能獨當一面,許多基建工程需要外國企業參與,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行政效率低下,施工標準以及法律糾紛, 這些影響著外資參與印度基建的信心,其結果就是印度自己做不了,外資因為各種因素的干擾,施工進展大打折扣。

    所以說,印度在成為基建大國的路上還要走很遠。

  • 13 # 李建秋的世界

    浦項鋼鐵的故事

    以下是近十幾年來的新聞,大家可以循著我的標題搜新聞

    2004年:南韓浦項千萬噸鋼廠選址 印度勢頭直逼中國2005年:必和必拓撤出印度鋼鐵專案 南韓浦項單獨承攬2006年:米塔爾面臨最大挑戰 進軍中印市場困難重重2007年:浦項鋼鐵將於明年4月在印度籌建鋼鐵廠2008年:浦項制鐵印度鋼鐵廠專案可能進一步推遲動工2009年:浦項對印度鋼廠充滿信心 明年有望動工興建2010年:浦項制鐵在印鋼廠投資專案遭阻礙2011年:浦項印度鋼廠徵地面臨新阻礙西本新幹線2012年:印度鋼鐵部將與奧里薩邦政府協商加快浦項鋼廠專案程序 2013年:浦項印度建廠喜憂參半2014年:印度政府介入浦項制鐵許可證審批2015年:浦項暫停印度奧里薩邦120億美元鋼廠專案 故事結束:2016年:浦項和安賽樂米塔爾終將放棄印度建廠計劃2017年:浦項印度鋼鐵業務困難重重 連續六年未盈利

    以上是南韓浦項鋼鐵在印度的投資故事。

    所以這鋼鐵廠是怎麼被放棄的?我們對比一下2004年的新聞和2016年的新聞,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2004年新聞說:

    但是,無論是否有POSCO的投資,印度鋼鐵界大多認為,印度將依靠國內增長的需求,在5-10年內成為下一個中國。2002年到2003年,全球鋼鐵生產的增長,中國為21%居首位,其次是印度為10%,而俄國、日本、美國分別為5%、3%和-1%。印度Essar鋼鐵公司董事長Prashant Ruia認為,印度是亞洲第四最大的經濟體,對鋼材需求的上升依賴於住房、基礎設施增加和投資中的耐用消費品,諸如汽車和家電產品的增長。儘管印度2003年鋼產量只有3180萬噸,但是印度將在2010年成為全球重要的鋼鐵市場,過去十年印度鋼鐵每年增長7.8%,未來十年將每年增長9%。 “今天在中國發生的明天將在印度發生,不久印度將成為世界鋼消耗的驅動力之一。如果你看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你將發現大約15 年以前,印度當今的鋼材消費相當於中國那時的消耗。這個差別是因為印度的經濟自由化的開始比中國晚20 年左右。我希望在2020年,我們將有類似於中國今天的消耗。” B. Muthuraman說。“現在世界上一些主要的鋼公司都正在試圖來印度建立鍊鋼廠,因為印度能生產比中國便宜得多的鋼

    而2017年的新聞是這麼說的:

    此前,浦項鋼鐵曾將印度視為“充滿機遇的市場”,但在持續虧損的境遇之下,印度市場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塊雞肋”。浦項鋼鐵表示,儘管印度鋼材市場需求量年均增幅達8%,但截至目前,印度人均鋼材消費量僅為61千克,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208千克)的30%。印度市場依舊是以低價產品為主,因此公司生產的汽車板這類高收益產品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收益。印度汽車年產量約500萬輛,位居全球第五,但在當地市場銷售量僅佔總產量的60%左右,而小型汽車銷量佔比超過15%。汽車級別越高,才會採用更高階的汽車板,因此,要想在印度市場真正提高收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從2004年到2017年,整整13年的時間,證明了印度就是爛泥扶不上牆,現實證明了當年在中國投資的正確性以及在印度投資的錯誤性。

    鋼鐵,作為基礎建設的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印度到現在為止還不能自產自銷,這就說明很多問題。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許多:

    第一:環保政策嚴苛,一個南韓最大的鋼鐵公司,可以說環保方面已經非常有經驗,浦項鋼鐵能在世界各地開設鋼鐵廠,唯獨在印度撞了牆,但是印度的環境政策真的那麼好嗎?那麼好的話,恆河水也不至於那樣了。

    第二:徵地問題。浦項鋼鐵曾經允諾過在建廠的地方招聘工人,但是無奈當地的地主勢力強大------請記住,在印度,農民其實沒什麼,但是地主的影響力巨大,他們可以控制僱傭的農民來投票。

    這種情況也發生在2013年沃爾瑪退出印度的時候情形,當年沃爾瑪信心滿滿的進軍印度,為什麼沃爾瑪那麼有信心?因為沃爾瑪在物流方面經驗十分豐富,而且還能幫印度改進物流,還能招聘印度員工,解決失業問題,一舉三得,豈不美哉?

    殊不知由於沃爾瑪進軍印度,動了印度零售業的乳酪,導致印度零售商極其不滿,印度中小零售商加起來足足有五千萬人,沒有哪個政黨敢得罪他們,地方政府對於沃爾瑪十分苛刻,沃爾瑪最後不得不捲起鋪蓋離開。

    2018年沃爾瑪又準備重返印度,我只能祝他們好運吧。

  • 14 # 望盡竹林

    不太可能。印度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各個邦之間還為財政,關稅問題喋喋不休。印度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以後我才相信印度可以好好搞基建

  • 15 # 高大發的小絮叨

    大家都說的好保守。我說一個狂妄的。

    中長期以內都不可能。或者說有這個可能但是無限接近於零。

    這個還要說印度的歷史。他在1947年以前就不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地區代名詞。為了假大空的大國,把一堆不同利益集團粘在一起。修路爭地困難重重。就像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中央昭命他也得肯聽啊。還不非洲,雖然國家眾多想,但是一個一個小地方可以自主發展。有總比沒有強啊。

    但是印度呢,小地方沒那個自主權,國家層面又當不了家。

    你當他們是共產主義政府,寧可揹負鉅額債務,也要給百姓修路,也要發展經濟。人家地主老爺怎麼都是舒服的土皇帝。百姓錢多了還不好管呢。

    印度只要不放棄他可笑的大國形態,基本都沒有什麼正經出路。還沒有富起來就這麼傲慢。

    各位,傻子錢好賺還是聰明人錢好賺。

    要是我 帶著黑哥們飛,也不帶印度啊。

    自己沒有能力,也不給別的國家機會。靠什麼搞基建呢?

  • 16 # 隨風境

    看過一個阿米爾·汗主持的節目,話說印度政府投資興建了兩座大橋,中央政府要來驗收。當地官員帶他們去看了一座橋,接下來帶著他們兜一圈走另一條路回到同一座橋:諾,這是第二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版本的韓信還能玩嗎?應該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