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客IIIII

    說協議轉換也對,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

    比如A要透過路由器R訪問B,但在R前用的是幀中繼與A通訊,R與B通訊用的是PPP。

    可以看成R從中間把通訊用的封裝協議,轉換了一下,兩邊才可以正常通訊。具體過程類似於R扮演了一個“翻譯”的角色。

    而在實際當中,網工也是這樣除錯路由的:先把R到A端配置為幀中繼通訊模式。再把R到B除錯到PPP通訊模式。然後在除錯路由協議,或者直接除錯路由表,讓R收到A傳送給B的資訊時,“跳”到正確的埠,反之B傳送資訊是R也要指向正確的路徑。

    由上面的例子,希望你明白,像幀中繼、PPP、串列埠……這類通訊協議,就是基於不同的物理傳輸介質,把資訊從這邊傳到那邊。是很底層的協議,一般為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貌似還有載波監聽,令牌環,xDSL,E1什麼的,如果說錯請指正,我會修改)。

    有了這些協議,我就可以找兩臺裝置,透過同軸電纜、串列埠線、雙絞線、光纖……什麼的互相通訊……根本不需要路由器,這也叫網路,雖然終端少些……

    也就是說:如果路由器有這個介面,支援這個協議,完全可以當做訊號轉換器用。比如單位太富裕,可以不用光電轉換器,直接上個NB的路由……

    我不大關心透過什麼底層協議傳輸……到這裡我關心的是資料的流向。

    你要找C,走這個埠,透過這個協議。就是這麼簡單。

    (也就是根據資訊目的地址,查本路由的路由表,把資訊送到下一個節點(路由)……直到找到匹配的地址)。

    所以一般路由器的路由表容量很大,包處理能力很強。

    至於協議轉換是屬於哪一層,那就需要看協議是屬於哪層的協議了,比如PPP協議、幀中繼、ATM、xDSL、PON(其中幀中繼、ATM、xDSL、PON等,有的教材叫資料傳輸技術,有的說xDSL和PON是屬於接入技術,分類定義不同,看東西的方式不同,可能說的都對的)。以上協議,都屬於OSI的資料鏈路層,也就是二層。資訊在發出的時候,他的二層頭資訊是根據協議不同,而不同的。

    要是一個二層協議,和一個三層協議呢?

    其實這兩個是不存在轉換關係的,因為你發信息時:

    資訊先到三層,先打上三層的包頭;

    然後到二層,打上二層的幀頭;

    然後從物理層,傳輸介質,到對端;

    從對端物理層後,先到二層資料鏈路層,解析二層幀頭;

    而後再到三層解析包頭。

    也就是說,二層就是給三層包裹了一層皮,拿資料時,只是需要先脫下二層,然後再脫下三層……發資料時再一層一層的穿上。

    比如,乙太網、幀中繼與IP協議,A透過串列埠連線到B(幀中繼通訊),中間跑IP協議。是完全可以的,IP協議是三層,幀中繼是二層,是不影響的。

    (額,說句題外話,有些協議是可以封裝其他協議的,比如GRE,SSH什麼的……)

    至於協議轉換器……感覺叫做訊號轉換器比較好,每種訊號都有他自己的通訊協議和傳輸介質……只不過這個協議是很底層的,十分容易和高層的協議產生歧義。畢竟底層主要是和物理介質,物理特性打交道的。高層是要解決資料傳遞、標記、加密什麼的問題。

    大概就聊這麼多吧……

    PS.路由器(或交換機)能不能連線異構網路,要看,他是否支援那個協議的介面……但這不是路由器和三層交換的主要工作。專門的介面,是有專門的接入裝置的,比如,光纖交換機、串列埠卡…………

    唉……說的太多,你去個核心機房參觀下就明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連杰的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