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遲上三杆668

    第一次接觸到"司空見慣"這個詞時,不僅瞭解了其意思,更查閱了其相關的典故。

    今天題主之提問,正是這個成語的由來。相傳寫《憫農》的李紳,後來官居司空,即現在的″城建開發"、工程開發之類的官員。管工程離不開政府的支援,而劉禹錫當時正官居蘇州刺史,刺史一職相當現在的政府主要領導。因此,李紳為了討好劉禹錫,設豐盛豪宴款 待劉,並席間安排一歌舞妓,為其助興。

    古往今來,相差無幾。搞工程者有錢,行賄受賄,便是常事。投其所好,金錢美女無一例外。而劉禹錫作為政府官員,且又是大文人,對"社會"上一些事情,恐怕見得比李紳要少的多了。因此,留下"司空見慣渾閒事,魂斷蘇州刺史腸"的名句。

  • 2 # 西塘明月

    李紳:唐朝詩人,字公垂,祖籍安徽毫州,772年-846年。幼時喪父,青年時睹農人勞苦而寫下了兩首《憫農》表達了對窮苦老百姓終日勞作卻食不裹腹的同情和憐憫。後赴京考中進士後,逐步步入仕途。最高位至宰相。此人滿腹才華,現存世詩作127首。

    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河南洛陽人,772年—842年,初亦為進士及第,後漸入高位。劉禹錫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著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李紳隨著官位的上升,早已不再是那同情百姓疾苦的憤世青年了,其生活極其糜爛奢華。

    當劉禹錫在蘇州任刺史時,李紳也在蘇州為官,因仰慕劉詩名而宴請劉。

    席中觥籌交錯,笙歌豔舞,讓久被貶至偏遠地區的劉禹錫感到目不暇接,醉眼迷離。尤其是當李紳叫上自己的歌姬杜韋娘時,劉禹錫一副乍見美人,驚為天人的垂涎相讓這個日日豪飲,夜夜笙歌的李司空覺得這劉大人實在是沒見過世面:得了吧,這個你這麼欣賞的美姬就送給你了。

    得此饋贈的劉禹錫當場作詩一首: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由此也創造出了一個“司空見慣”的成語。

  • 3 # 清澈純淨

    《憫農》作者李紳本為貧民詩人,一首《憫農》,家喻戶曉,盡人皆知,流傳千年。但李紳後為官從政,奢侈腐化。用現代語言解釋為腐化墜落,貪圖富貴,享受安逸,行至官場後,有一次宴請詩人劉禹錫,席間名酒好菜,歌舞昇平自不必說,還特意為劉禹錫安排了一名歌妓,劉禹錫文人也,此前極少涉及這種場合,此次如進大觀園,驚奇感嘆,大開眼界。而李紳常混跡於這種奢侈貪圖,歌舞昇平的生活,這種場面早己司空見慣,而對於劉禹錫的一番表現,李紳自然認為是劉禹錫沒有見過大世面而己。

  • 4 # 西陲先生

    歷史總是蒙著一層紗布,讓人產生誤解,流傳世間的故事只是一面,而另一面卻鮮有人知,比如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李紳,發跡之後卻變成了另外一種人。

    李紳,唐朝中期亳州譙縣人,官拜宰相,著名詩人,代表作為《憫農》兩首。李紳出生於書香門第,儘管家道中落,但還算殷實,自幼好學,才學出眾,在二十七歲時科舉中進士,被招官翰林學士。

    青年時期的李紳作出了流傳於世的詩句,對農耕社會的中國起了很大的鼓舞,不想他的後半生卻以這種方式收尾,令人驚歎,惋惜。

  • 5 # 鄉朗老三

    謝謝邀請!李紳為人剛直,當諫官時得罪過一個顯官李逢吉。李逢吉趁敬宗剛登基,就參了李紳一本,敬宗就找個藉口把李紳貶為瑞州司馬。李紳被貶,一路上翻山越嶺到了康州。康州到瑞州沒有旱路,只有一條水路——康河,而康河水淺難以行舟。地方官說:“李司馬有所不知。這康河有條老雌龍,這河水漲不漲,全看它高興不高興。無論他做什麼都很好爽。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終不曾絕望,有著一個鬥士的靈魂;寫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重遊玄都觀絕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謠》、《飛鳶操》、《華佗論》等詩文。所以李紳可能是用反義詞說劉禹錫想提醒他要他收斂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訂的高鐵票,開車前多久可以改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