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獼猴桃果農
-
2 # 農醫生
獼猴桃營養豐富,經常食用對人體有莫大好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但獼猴桃樹容易受凍,特別是在春季,氣溫不穩定,受凍之後,容易對產量造成影響。常用的治療措施有三種:1.增施有機肥料和注意合理灌溉,為樹體恢復健康提供足夠的營養,促進新生枝梢生長,儘快恢復樹勢。2,新梢發出後,把凍死、凍爛的部分減掉,然後及時塗抹藥劑,保護傷口的癒合及生長。3,凍害嚴重時,可嫁接新品種芽,並注意保護,加強栽培管理,促其生長。
而能夠引起樹葉捲曲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溫度降低,樹體受凍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感染了病害,還有可能是營養不足引起的。可以在行間開溝,增施肥料、適當使用有機肥,並加強水分管理;如果還不能治療的話可以應用一些化學藥劑,如克菌靈等藥液進行治療。
-
3 # 鄉村新雨凍害後緊急挽救措施
1、增施肥料和灌水,使新生嫩梢可早上架,恢復樹勢。
2、新梢發出後,剪掉凍死部分(留1枝),當年可形成新的樹冠,其餘副芽發出的枝及時剪除。
3、若地上部品種芽凍死,早春另行嫁接品種芽,當年加強管理,也可早上架成形。
獼猴桃葉片特點獼猴桃的葉片較大,葉片呼吸氣孔大,水分容易蒸發。獼猴桃葉的水分蒸發量是普通果樹(如桃、杏、梨、李)的3倍以上,所以不耐旱。對獼猴桃地土壤的水分補充要非常及時,平時隔天必須要噴水,溫度低的時候應該3-5天補充一次水。對獼猴桃的葉片要勤觀察,一般下午2點時,獼猴桃的葉片最萎靡,也最容易發現問題。如果發現葉片出現不良症狀需要提高警惕,立即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應對。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凍害)?獼猴桃凍害可以分為五級。一級:凍害最重,從嫁介面以下全部凍死,又從實生苗上發出幼嫩枝條;二級:介面以上15cm左右凍死,從介面處又發出幼嫩枝;三級:主蔓未受凍,側蔓上的結果母枝受凍,從主蔓上又發生新枝,當年恢復樹冠;四級:凍害輕,只在結果枝上部分發生,一般大枝生長正常;五級:未受凍,結果正常。
早春或晚秋,持續低溫可使花芽、葉芽、嫩枝和果實受凍。早春的霜凍,使萌芽期延長或萌發不正齊。花芽受凍,花粉授精不良,易脫落,座果率低;葉片受凍,變黑,落葉。受凍部位,一般在根頸處,即主幹莖基部與地面接觸部位上方20cm左右和結果枝基部5~7節處,最容易受凍。受凍嚴重的植株,主幹基部和枝條被凍處的皮層組織環剝,造成整株死亡和枝條幹枯死亡。發生這種現狀的根源在於(特點):
1、氣溫驟變是造成霜凍和越冬期凍害的主要原因。早春獼猴桃樹,在持續半小時-1.5C低溫條件,就會使花芽、嫩梢受凍,產生凍花芽。
2、獼猴桃凍害的輕與重和果園的地勢、土質、品種,樹勢等因素有關。平原又比丘陵地區受害重,沙土地比粘土地受害重,而深山和山邊、風口受害最輕,很少有受凍害的影響。
3、3齡以下幼樹發病重,4齡以上成年樹發病輕;生長過旺或結果多、樹勢衰弱的植株易發生凍害。雄株發病重,雌株發病輕。從結果量上看,結果多的受害重,結果少的受害輕。
常規預防措施1、加強樹體管理使樹體有抗寒能力,前期多施氮肥,7月下旬不用氮肥而改施鉀和鈣肥,使樹體充實,加抗性。根據天氣變化相應地提高樹體越冬前營養水平,以增強樹體抗寒力,達到防禦寒凍的目的。
2、搞好夏秋的修剪,對未停止生長的枝條,適量摘心,以控制秋季後期生長,防止當年新梢生長過旺,增加越冬前的損耗。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控,確保樹體健壯。
3、入冬前進行培土30cm左右,結合深翻、施肥,加強樹體健旺,可以有效減少凍害。同時灌1-2次封凍水。
回覆列表
獼猴桃樹芽受凍,一般要上下通治。施肥用速效肥,首選硝態氮,或者高氮水溶肥。葉面噴施一般使用氨基酸水溶肥,或者德國碧護配上磷酸二氫鉀。或者誘抗素配上腐殖酸水溶肥,可以加上細胞分裂素。
獼猴桃受凍,恢復也要有個過程,不能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