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賤賤的香香
-
2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據說物質第一,是判斷唯心與唯物的一個不錯的標準。所以這個世界是物質的,正值市場時代,也是物質置換,故物質點不壞,也許更好。世界本來就是物質的,不物質空中樓閣啊?如此也許可以說人本動物,不動物怎麼辦?
那就動物著物質嗎?人啊有的人一直在本來意義上掙扎,在叢林法則上。有的人總想擺脫本來意義的屬性,總在斥責本來意義,超脫本來,唯心些,理想些,文化些……
人啊,奇怪的動物。
-
3 # 手機使用者75927162401
每個人其實當初都是感性的,追求自由追求愛情,想做自己想做的人,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年少輕狂是因為想的太少。當接觸了社會,接觸了社會人,你想去旅遊,你想看病,你想買房子,你想買衣服,你想結婚,你想……,而這些都是需要物質基礎作為擔保的。如果沒有經濟基礎,你所想的很難滿足。
我曾經也是理想主義者,我追求道家的思想,喜歡逍遙自在。可是我父親在我高二的時候病了,去世了,當時明明可以在醫院看好,可是因為沒錢,借也借不下,我弟被迫輟學,我姐被迫嫁人。我念大學的時候,全部的生活費+學費加起來沒問家裡超過5000塊,暑假寒假打工,唸書期間食堂打工,同學聚會都幾乎不參加,有一次高中喜歡的女朋友上來看我來了,我請了一天假,跟她僅僅吃了個飯,具體深入我並不是不想,而是確實是得對其行為負責,下午給打了個車,送她走了,我同桌也喜歡我,只是當時也沒那份心,都一直不了了之了。直到後來參加工作,直到去年五個年頭了,家裡債務還完,還有部分盈餘。才一下輕鬆了。
我們也是喜歡美好的東西,正如圖片裡的倆個女的,一個胖一個美,每個人都喜歡美,這是天性,但是生活還的繼續,如果還想過得去,總會有的選擇,作為一個理性的物種,自己如果條件不錯,可以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如果自己條件不好,理性消費最好不過。
-
4 # 無贊可點
這個社會的人,越來越兩極化了。那物質為什麼也不可以呢?大部分的物質都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留下一小部分很慷慨的給大部分人去享受。在某些人“特別是貪官”眼裡,物質算什麼東西!而在大部分人的心裡卻感到越來越稀有了,心在顫抖,但千萬不要吶喊。
回覆列表
從小到大衣食不愁
然後他對我說,坦白說跟你在一起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
整天愛情大於物質的我,突然明白物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