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rnat47409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註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裡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裡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牴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牴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中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麼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首歌曲歌詞帶有:會是怎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