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水揚帆

    趙本山的時代?這個題目有意思。

    趙本山就是演小品的,也俗稱小品王。怎麼還有時代了,他敢說小品時代是屬於他的,他只是這個領域的嬌嬌者而已,他高調擁有私人飛機,跑到國外表演,不受歡迎,碰了一鼻子灰,這些都是個人喜好問題,也談不上什麼貢獻了。

    我們老百姓有的就是願意看,多半表演的是別人的缺陷,大家哈哈一樂,沒有什麼教育意義。

    我認為我們應該清醒,就拿疫情爆發來說,誰在救國?誰又在前方和病毒打仗,國有難思良將,演藝圈要好好的整頓了,拿著高額的出場費,演的都是一幕幕的笑柄,有自己的,有別人的。沒有什麼意義!

    無論各行各業,時代不是屬於某某人的,時代是屬於人民的,人民萬歲!!!

  • 2 # 邊緣影視

    趙本山,中國最著名的草根藝術家,自上世紀90年首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春晚舞臺,除了只有1994年因事缺席,每年都會在除夕夜準時為大家帶來捧腹的作品,我是東北人,記得小時候每次趙本山的小品時間都被安排在11點多,看完趙本山的小品然後才去吃年夜餃子。而且春節過後趙本山小品的經典語錄都會風靡一時,“沒病,走兩步”“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記得因為這句話趙本山還被別人告了,因為馬甲賣不動了

    自從趙本山2012年告別央視春晚的舞臺。我一直沒有關注春晚,感覺春晚失去靈魂,趙本山22年間為大家帶來了《相親》、《紅高粱模特隊》、《賣柺》、《賣車》、《同桌的你》等等難以忘懷的優秀作品,在趙本山宣佈退出春晚舞臺訊息的那一刻,一時間“從此不在看春晚”的呼聲高漲,可以看出趙本山在億萬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趙本山開創了一個時代,引領了一個時代,一個喜劇的時代。

    在趙本山喜劇時代之後,很難有另外一個喜劇演員能夠得到如此多人的厚愛和讚美。

    其實,我想說,每個喜劇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每個喜劇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誰也取代不了誰。

    我覺得喜劇人只要能給廣大群眾帶來快樂就是一個好的喜劇人。

  • 3 # 使用者彭秀君1211

    為什麼要一個掌舵的人,藝術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又不是江湖門派,何來掌舵掌門之說,文藝界自古以來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領風騷,那裡有什麼掌舵之說。

    本山也只是小品類最火的演員之一,他除了能掌舵自己的徒弟以外,還能掌舵了誰,他在小品界是很有才華,但在其它行業就是白丁,一個藝術界,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掌舵,更不需要領班,各自發展好自己行業的藝術才是上策,絕不需要那位出來掌舵。

  • 4 # 漫譚文史

    其實,後期的趙本山,人們已經有點看膩了,尤其是連續的“賣柺”“賣車”等等,俗的有點過分了。

    如果他再繼續演下去,只能是走下坡路了,為什麼呢?沒有常開不謝花朵,人人都有審美疲勞的現象。

    至於以後誰掌舵?原來也不是趙本山掌舵,就在趙本山當紅的時候,也有不喜歡他的,陳佩斯就是很多人喜歡的小品演員。

    趙本山的霸主地位,是媒體給創造出來的。

    還是百花齊放好,別去專捧一個人,舉的高,摔的疼。

  • 5 # 得著說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從2011年的《同桌的你》算起,趙本山已經八年沒上央視春晚了。當年“雄霸”了20多年的“小品王”(1990年-2011年,有中斷),早已讓位給“開心麻花”為主的群雄紛爭。

    不過,趙本山現在依然是國內影視娛樂圈不可忽視的“趙家班”掌門人。只要“趙家班”不垮,趙本山還在向觀眾持續貢獻優質、好看的影視娛樂作品,所謂的“趙本山時代”就不會過去。

    央視春晚的舞臺成就了趙本山,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們,也是從央視春晚認識並喜歡上了這位“趙大叔”。1990年,在姜昆的幫助下,還是民間藝人的趙本山,與黃曉娟搭檔演出的小品《相親》。演出過後,趙本山一鳴驚人,那個年代的央視春晚,“造星”的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通過小品,趙本山逐漸成為央視春晚當之無愧的“小品王”。有名氣是好事,但名氣也需要變現。他也沿著上屆“小品王”陳佩斯的腳步,進行了影視化的嘗試,從不太知名的《來的都是客》,到《有話好好說》、《男婦女主任》、《幸福時光》、《落葉歸根》,趙本山的演藝生涯如魚得水。那時候的觀眾很單純,只要看到臉熟的明星,都心生喜愛與尊敬之情。

    與此同時,趙本山深知“二人轉”是他的本,他不能單打獨鬥,而要落地生根。從“綠色二人轉”到建立“趙家班”,從《家和萬事興》、《劉老根》到《馬大帥》、鄉村愛情》,甚至與遼寧大學合作“本山藝術學院”,組建“本山傳媒”,在全國各地建立“劉老根大舞臺”。

    一個龐大的娛樂帝國拔地而起,它的根基是“二人轉”,基礎是“趙家班”,變現方式是影視劇和綜藝節目,被一些人以訛傳訛的那句“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似乎突顯出當年趙本山的巔峰與輝煌。

    時至今日,趙本山和“趙家班”的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被趙本山一個個帶上春晚、捧紅了的徒弟們,發展上參差不齊,不過,“趙家班”的一些新人嶄露頭角,戲照拍、直播照做,在人們看來,依然蠻有實力、欣欣向榮的。

    只要趙本山堅持,趙本山的時代就不會過去,哪怕是郭德綱當班主的德雲社,沈騰、馬麗領銜的開心麻花,也要敬這位老前輩三分,在很多觀眾的心目中,這位花甲老人依然是名副其實的“小品王”。

  • 6 # 彭志信

    趙氏語言式幽默,適合在本土,在東北,趙本山時代一直沒過去。

    我設計的通遼哈薩爾大劇院,多大腕名星沒滿場過,後半場人走過半,但趙四丫蛋來的話,一票難求……。

    有人馬上說俗,沒辦法,您去上海或維也納會得到滿足……

  • 7 # 岑詮

    趙本山未曾“掌舵”過喜劇圈!

    作為民間藝人、其實誰也主導不了一個娛樂文化圈。

    也不存在所謂的“趙本山時代”,確切的說趙本山是那個年代喜劇界的領頭羊。

    他把二人轉的知名度從東北帶入全國觀眾的視野、把小品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是因為趙本山在幾個年頭春晚的壓軸演出、光芒四射,把上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的電視相聲幹趴下了,也遮住了馮鞏、郭冬臨、潘長江、蔡明等優秀小品演員的亮點。

    即便如此,趙本山也成不了那個時代的標誌性符號。

    準確說,那是一個傳統曲藝、本土新生藝術與舶來娛樂文化互相搏擊的時代。

    這個過程不會因為某個藝人的隱退而停歇,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傳統相聲、小品和默劇、脫口秀在激烈碰撞。

    藝術無國界!在全球化程序中,沒有哪一種藝術能做到獨孤求敗的境界,而是在競爭中融合。

    趙本山也沒有成為“過去式”,他只是從那個聚人氣但沒效益的春晚舞臺退下,專心經營劉老根大舞臺、拍電視劇和培養徒弟。

    藝人只有紅到極致、才會深刻體會到水有多深,尤其是牽扯到官場之後。

    儘量做個純粹的民間藝人、不踏入“深水區”,這點郭德綱做得比較謹慎。但顯然德雲社也掌舵不了時下喜劇界。

  • 8 # 厚道書情

    趙本山的時代過去了嗎?

    紮根於鄉野的基礎藝術接地氣,短期還不會衰落下去,但其旺盛勢頭己成過去模式。

    現在的笑料舞臺有兩大主流,郭德綱和趙本山還有後起之秀麻花團隊。由於被商業化,被炒的火熱,所售門票一票難求,票價也炒的挺高。當然,福斯認可能接受的情況下,本無可非異。火的道理,是他們的產品紮根百姓,將普通人的生活演義在舞臺,演普通人情趣愛好,講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故事,能深入人心,很容易被福斯接受並喜歡上。存在就有價值,何況這麼受歡迎。

    本山大叔前期有何慶魁配合著,作品火了幾年,德雲社則全憑郭德綱一個人的努力維持著整個團隊。由於過渡商業化,團隊的重心有所偏移,他們的目標側重商演,利益為更大化而啟動。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無節制的商演,分散了他們的創作精力,所有他們的後期作品大不如開始的精彩,有一種江郎才盡的感覺。

    好作品本身能創造利益,過度開發過尤不及,行走在商運的道路上,一但脫離基層的土地。不接地氣,產品除了浮燥以外,受眾寵的程度,也會逐步減少,這也是他們出不來更好作品的油來。

    火過時需思考,別過了火!

    現在相聲小品界,郭德綱還會火一段時間。麻花團隊裡的沈騰,因小品原因,拍電影拍一部火一部,發展潛力不可限量。麻花團隊又有專業團隊的編排,雖沒大火,但有後勁,有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康人養生,意義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