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STEM是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的縮寫。這些課程對於持續繁榮的經濟和安全健康的社會都至關重要。
說細一些,STEM教育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 科學素養,即運用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理解自然界並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2. 技術素養,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3. 工程素養,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過程的理解;4. 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髮現、表達、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STEM教育的核心在於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
它包括以上四個學科但不僅是學習單學科知識,更重要的知識的融合。培養的不僅是擁有多元知識的“百事通”,更是具備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問題解決者”(Problem Solver)
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去解決問題。
在課堂中,教師使用基於專案的學習(PBL)和工程設計教學法。在課堂外,學生應該透過參加科技館、博物館、科學中心或類似於TV秀、機器人比賽、社會實踐等關注STEM的活動建立學科之間的關係。
美華人是多年前就開始倡導STEM教育的,他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歸根結底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來自於具備STEM素養的人才。因此,他們大力推行STEM教育,而且逐步的強調STEM教育要整合而不能割裂, STEM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越早接觸將來越能夠遊刃有餘。
STEM教育是一個跨學科、體驗式、趣味性和協作性強、知識能力並重、培養創新能力的載體。顯而易見,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教育,是中國孩子特別需要的東西。
中美STEM教育不同
年齡段不同:
在中國,STEM教育主要是放在高等教育階段進行,更注重理論及認知的培養;而美國則注重從小在生活中、深入骨髓地對學生進行方法論、實操方面的培育。
教學內容不同:
以小學的一堂建構課程為例,中國用的是塑膠積木,美國則用大沙盤,還有微縮的小磚塊,自己可以調配水泥,學生得通過了解建築的結構和穩定性,最後完成微縮房屋景觀的構建。在美國的STEM教育中貫穿著一個理念,就是大量地把真實世界的工業產品微縮化進入到課堂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微型機床之類的裝置並不罕見。
那是因為初中以後,學習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的學習是基本的簡單背誦,老師負責灌輸知識,孩子們只要接收資訊並記住,考試時寫出來就可以了。而到了初中、高中,對孩子要求更多的是舉一反三、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家長、老師會認為小孩子還小,認為很多問題知識說了他們也聽不懂不明白,便把孩子放在“溫室”裡保護起來。這樣雖然“保護”了孩子,但也隔絕了孩子進一步生長的機會。
而在STEM教育中,學生透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習得的知識,擁有更強的記憶粘性,能被學生運用到真實世界的問題中,讓孩子(3-12歲)在教育啟蒙的早期就逐漸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理科素養,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簡單說,STEM是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的縮寫。這些課程對於持續繁榮的經濟和安全健康的社會都至關重要。
說細一些,STEM教育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 科學素養,即運用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理解自然界並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2. 技術素養,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3. 工程素養,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過程的理解;4. 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髮現、表達、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STEM教育的核心在於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
它包括以上四個學科但不僅是學習單學科知識,更重要的知識的融合。培養的不僅是擁有多元知識的“百事通”,更是具備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問題解決者”(Problem Solver)
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去解決問題。
在課堂中,教師使用基於專案的學習(PBL)和工程設計教學法。在課堂外,學生應該透過參加科技館、博物館、科學中心或類似於TV秀、機器人比賽、社會實踐等關注STEM的活動建立學科之間的關係。
美華人是多年前就開始倡導STEM教育的,他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歸根結底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來自於具備STEM素養的人才。因此,他們大力推行STEM教育,而且逐步的強調STEM教育要整合而不能割裂, STEM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越早接觸將來越能夠遊刃有餘。
STEM教育是一個跨學科、體驗式、趣味性和協作性強、知識能力並重、培養創新能力的載體。顯而易見,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教育,是中國孩子特別需要的東西。
中美STEM教育不同
年齡段不同:
在中國,STEM教育主要是放在高等教育階段進行,更注重理論及認知的培養;而美國則注重從小在生活中、深入骨髓地對學生進行方法論、實操方面的培育。
教學內容不同:
以小學的一堂建構課程為例,中國用的是塑膠積木,美國則用大沙盤,還有微縮的小磚塊,自己可以調配水泥,學生得通過了解建築的結構和穩定性,最後完成微縮房屋景觀的構建。在美國的STEM教育中貫穿著一個理念,就是大量地把真實世界的工業產品微縮化進入到課堂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微型機床之類的裝置並不罕見。
那是因為初中以後,學習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的學習是基本的簡單背誦,老師負責灌輸知識,孩子們只要接收資訊並記住,考試時寫出來就可以了。而到了初中、高中,對孩子要求更多的是舉一反三、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家長、老師會認為小孩子還小,認為很多問題知識說了他們也聽不懂不明白,便把孩子放在“溫室”裡保護起來。這樣雖然“保護”了孩子,但也隔絕了孩子進一步生長的機會。
而在STEM教育中,學生透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習得的知識,擁有更強的記憶粘性,能被學生運用到真實世界的問題中,讓孩子(3-12歲)在教育啟蒙的早期就逐漸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理科素養,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