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Q隨緣

    司母戊大方鼎整體通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寬78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4釐米,重達832.84千克。大方鼎呈長方形,有兩個立耳,腹下連線四個中空的柱足,兩耳外側裝飾一對虎嗜人紋,鼎的腹部裝飾有饕餮紋等圖案。腹的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個字,所以,它的全稱是:“司母戊大方鼎”。那麼,大方鼎是商代後期王室的禮器,學術界對大方鼎的年代重新進行了研究,認為是商王祖庚、祖甲為他們的母親鑄造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李先登先生研究了一輩子青銅器,對國博的司母戊鼎更是頗有研究。他說:司母戊鼎珍貴,不僅僅因為它大,它的精美花紋圖案,也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和令人感嘆的象徵意義。那麼,下面我就給您介紹一下鑄造在司母戊鼎上的饕餮紋和虎嗜紋,看看這些神秘、瑰麗的紋飾代表著什麼?

    饕餮紋又叫獸面紋,它是以虎、牛、羊等動物為原型,經過綜合、誇張等藝術處理兒創造出的一種神秘的形象。這些精美的花紋圖案代表了自然神的形象,表現了古代人對自然物的崇拜。

    《呂氏春秋·先識覽》說,饕餮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食人兇獸;《左傳》中記載,饕餮是古代一個兇殘的氏族部落。商周時期將饕餮紋裝飾在青銅禮器上,使禮器顯得更加神秘莊嚴,氣勢威嚴。在各種禮儀活動中,可以達到“上下相協,以承天休”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饕餮紋可以使社會達到安定團結。

    虎嗜人紋裝飾在大方鼎的兩耳外側,虎性情兇猛,是百獸之王,在人們的心目中,虎又是威武勇猛的象徵。大方鼎上的虎嗜人紋更讓人不寒而慄:兩隻相對的猛虎,虎口大張,共銜著一個人頭!

    可是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被老虎叼在嘴裡的人頭並沒有恐懼的神態,好像猛虎並不是要真正吃人,而是在保護他們,顯露出一種平靜的表情。這不符合邏輯的圖案令人費解,為什麼即將被老虎吃掉的人竟能面不改色呢?

    其實,虎嗜人圖案不單單出現在大方鼎上,在商周時期的其他青銅器上也有體現,例如安徽出土的龍虎尊、流失到日本和法國的猛虎食人卣上都有類似的圖案。研究人員認為虎嗜人圖案具有某種圖騰的含義。有的學者認為:大方鼎是祭祀禮器,巫師是祭祀人,被老虎含在嘴裡的人頭可能就是巫師本人,而老兇猛虎也只不過是正常祭祀中的一個道具罷了。

    大方鼎重832.84千克,鑄造這麼巨大的青銅器,需要的金屬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澆鑄它必須有巨大的熔爐。在距今3200年以前的商代,這樣巨大的寶鼎是怎麼鑄造的呢?

    司母戊鼎是青銅鑄造的,青銅是銅、錫、鉛的合金。《周禮·考工記》中有“金有六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劑”的記載。研究發現,製造大方鼎的合金成分與古書的記載完全相符。

    古代鑄造青銅器用陶範。陶範就是模具。大方鼎的鼎身每面用2塊外範,鼎身用4塊內範,底用4塊外範,每足用3塊外範拼成,整個鼎共用28塊陶範;讓研究人員感到吃驚的是,結構複雜的司母戊大方鼎,除雙耳是先鑄成後再嵌入鼎範之外,鼎身部分都是一次澆鑄而成的。這種鑄造工藝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它標誌著商代青銅器鑄造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不但反映了中國商代青銅文化的水平,在世界青銅文化中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龐大的體積和神秘的花紋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真可謂:“方鼎輾轉定中原,神秘紋飾喻春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輪胎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大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