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縱橫

    謝謝邀請,今年的高溫、高熱天氣為什麼會持續那麼久呢?從全球來看,中國遠不及歐洲、美國出現的高溫天氣,德國林根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達到42.6°C。美國前幾天出現了38°C左右的高溫天氣,已經熱死7人,而且6月是140年以來最熱的月份,那麼這些熱量從哪裡來的呢,來勢為什麼這麼兇猛?筆者認為還是與大氣環流異常、颱風活動少有很大關係。

    上圖是歐洲的天氣系統圖,高溫、高熱天氣,我們就要看看副熱帶高壓活動情況,它主要控制著北半球的天氣溫涼, 從上圖來看,今年副熱帶高壓經常北伸,構成一條暖高壓脊,兩邊是低氣壓,形成了低--高--低這種穩定的天氣系統,撒哈拉及阿拉後半島被烘烤的高溫乾熱氣流,藉助於暖脊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 ,把赤道附近的熱量傳遞給歐洲地區,這就是為什麼歐洲熱得持久而且溫度又高的原因。

    我們在來看看西太平洋情況吧,副熱帶高壓對中國天氣影響,最後一次北跳後,西伸北抬,控制了中國長江流域地區,天氣表現高溫悶熱,從今年來看,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引發的大氣環流異常,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偏東,還有些肥大,輸向高緯度地區的熱量通道不是很順暢,使得積蓄在熱帶地區能量,透過副熱帶高壓位置變化宣洩著能量釋放。

    對於北半球來說,每當大暑季節,赤道附近積蓄了太多熱量,達到一年鼎盛時期,如何把這些熱量散失出去,透過大氣環流、洋流、颱風等向高緯度輸送,而這個節氣儲存的熱量非常多,向北輸送時間要長,比較持久一些,我們感覺氣溫非常高,很難熬。

    副熱帶高壓北伸,表面上看是一種形式,其實也是能量的釋放過程,它的每一次北跳或者北伸,給北半球的國家帶來高溫高熱天氣。

    颱風的爆發,也是一次能量傳遞過程,颱風向北移動能夠把熱量帶到高緯度地區,實現全球熱量平衡,而今年的颱風較少,強度也不高,西太平洋颱風表現差強人意,今年夏季已經生成的3個颱風:“聖帕”、“木恩”、“丹娜絲”,結構散亂,發展過程曲折緩慢,奇葩的是但很少登陸我們國家。

    美國那邊海面也比較平靜,颶風也是不多,相反大西洋副熱帶高壓折騰得也是很歷害,經常鬧出高溫天氣。

    颱風少,熱量傳遞受阻,給了副熱帶高壓很大壓力,沒辦法把這些熱量傳遞的重任交給了副高,而副高控制下的氣溫一浪高過一浪 ,不斷重新整理著歷史記錄。

    今年中國高溫、高熱只是發生在數伏之後,南方出梅時候,夜間還經常被凍醒,相比歐洲各國、美國我們度過了一個溫涼的6月,只是近段時間才覺得天氣突然發力,高溫高熱才來到我們身邊,但熱的起點也是很高,個別城市達到40℃,也許在未來夏季,高溫天氣常態化,我們還要做好思想準備。

  • 2 # 國光31096215

    人類自己害自己的報應,人定勝天,與天奮鬥其樂無窮。兩句屁話,人同天鬥得過嗎?鬥得過副高壓嗎?鬥得過颱風嗎?鬥得過地震嗎?天要你死不得不死,你搞破壞更要你死,這是自然規律被破壞掉了,該死!

  • 3 # 灑水車冷藏車製造者

    今年相比歷年氣溫偏高,還未入伏最高溫度已達35℃。入伏以後溫度一直維持在35℃以上,沒有降溫跡象。外出面臨火烤一樣炎熱,入室必須24小時空調。火熱的三伏天,真的讓人難受。

    有時想,如果有輛灑水車,給我的周圍降降溫多好啊。先給附近的公路、門前的水泥路面灑灑水,保持溼潤狀態,既降溫,又降塵。再給葡萄架沖洗一下,讓它綠蔭更濃。花兒早已萎縮彎頭,澆澆水讓它挺起胸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切均源於假如,其實假如已經不成立,我們必須繼續接受高溫的烤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果花蛤肉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