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不是指三個女子而是指三個春天,“三春去後”就是“三度春天過去”。
關於賈元春判詞的第三句是“三春爭及初春景”。對於這句判詞,很多紅學研究者認為,這是指賈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之間的關係,“三春”指的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因為她們三人都不如元春地位風光顯赫,所以是“三春爭及初春景”。
那這句話又為什麼被人說是“紅樓死結”,是不解之謎呢?大家知道,賈家有四個平輩的女性,元、迎、探、惜。這四個女性的名字本身的第一個字合起來又是一個諧音,就是“原應嘆息”,“原來就應該為她們嘆息啊”。這是曹雪芹為這些最後命運都不好的薄命女性進行的藝術概括。她們的名字又都帶春字,因此可以說是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所以“三春爭及初春景”,很多人就解釋成,你看元春多風光啊,元春到皇帝身邊,“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了,迎春、探春、惜春你們都不如她,所以叫做“三春爭及初春景”。但是這個話是說不通的。為什麼說不通呢?因為《紅樓夢》第五回關於十二釵的判詞和曲,都不是說她們一段時間裡的狀態,而是概括她們的整體命運,點明她們的結局。那麼就結局而言,迎春確實命最苦,她嫁給“中山狼”孫紹祖以後,很快就被蹂躪死了;但是探春跟惜春都沒有死,儘管一個遠嫁,一個當了尼姑,總比死了好吧;而元春呢,我們讀完這個判詞再讀有關她的那個曲《恨無常》,就知道她後來是很悲慘地死掉了。在第二十二回,元春的那首燈謎詩,也很清楚地預示著她的慘死:“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她究竟怎麼死的,那些情節,有關細節,因為曹雪芹的八十回後文字散佚了,所以探討起來可能麻煩一點,但是她的結局是悲慘地死掉,這是無可爭議的呀!如果非要以四位女性的結局作比的話,只能感嘆“迎春怎及初春景”,怎麼會“三春爭及初春景”呢?而且元春是元春,你說初春幹什麼呀?所以如果這麼解釋,會越解釋越亂。
受字數限制,未完待續。
“三春”不是指三個女子而是指三個春天,“三春去後”就是“三度春天過去”。
關於賈元春判詞的第三句是“三春爭及初春景”。對於這句判詞,很多紅學研究者認為,這是指賈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之間的關係,“三春”指的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因為她們三人都不如元春地位風光顯赫,所以是“三春爭及初春景”。
那這句話又為什麼被人說是“紅樓死結”,是不解之謎呢?大家知道,賈家有四個平輩的女性,元、迎、探、惜。這四個女性的名字本身的第一個字合起來又是一個諧音,就是“原應嘆息”,“原來就應該為她們嘆息啊”。這是曹雪芹為這些最後命運都不好的薄命女性進行的藝術概括。她們的名字又都帶春字,因此可以說是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所以“三春爭及初春景”,很多人就解釋成,你看元春多風光啊,元春到皇帝身邊,“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了,迎春、探春、惜春你們都不如她,所以叫做“三春爭及初春景”。但是這個話是說不通的。為什麼說不通呢?因為《紅樓夢》第五回關於十二釵的判詞和曲,都不是說她們一段時間裡的狀態,而是概括她們的整體命運,點明她們的結局。那麼就結局而言,迎春確實命最苦,她嫁給“中山狼”孫紹祖以後,很快就被蹂躪死了;但是探春跟惜春都沒有死,儘管一個遠嫁,一個當了尼姑,總比死了好吧;而元春呢,我們讀完這個判詞再讀有關她的那個曲《恨無常》,就知道她後來是很悲慘地死掉了。在第二十二回,元春的那首燈謎詩,也很清楚地預示著她的慘死:“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她究竟怎麼死的,那些情節,有關細節,因為曹雪芹的八十回後文字散佚了,所以探討起來可能麻煩一點,但是她的結局是悲慘地死掉,這是無可爭議的呀!如果非要以四位女性的結局作比的話,只能感嘆“迎春怎及初春景”,怎麼會“三春爭及初春景”呢?而且元春是元春,你說初春幹什麼呀?所以如果這麼解釋,會越解釋越亂。
受字數限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