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1

    林海音的作品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那本《城南舊事》,作為出生在1918年卒於2001年的現代作家,後人也不知道該如何把林海音定義為近代還是當代作家,總之無論如何定位都不會影響她在大家童年時期心中的地位。

    因為她,大江南北不時還會放起那首訴說送別的驪歌。因為她,然人們似乎體會到了一個十三歲就失去父親的悲傷。但林海音的作品就是這樣,平白的文章中讓你看到當一個孩子承接其家庭的重擔不是殘酷,而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是一種激勵一樣的成長。林海音的作品不是那種熱血和激揚,似乎給人以無窮的奮發動力。而是如同一碗清水,在你行在人生路上累了渴了的時候,飲下一口,並告訴自己,這就是最平凡不過的世界,歇一歇繼續前行。

    林海音的作品大多是透過回憶童年的方式為我們呈現她自己的精神世界,字裡行間透露著自己對社會的認識。沒有遷客騷人那般的滿腹憂鬱,也沒有底層人那般埋怨天道不公。有的只是對於社會的客觀認識,無論你的內心是如何躁動與悲憤,那只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世界依然以它自己的方式不急不緩的執行。

    看過司馬遷的作品,看過司馬遷的生平,從那裡大家看到的是民族大義,是橫跨千年的高偉風尚。但是林海音的作品卻就是一口普普通通老井,讓人靜靜的看完一個又一個故事,當你會起來的時候,發現嘴裡沒有什麼味道,但心裡依然惦念那口老井。

    林海音寫作風格

    林海音寫作風格是最容易讓廣大讀者接受的一種風格,文風質樸無華,就如同一碗白水,雖不如烈酒豪邁,也不茗茶婉約,用的是最平凡的味道,給的是最深刻的記憶。

    林海音的作品曾被收錄在中小學的課本中作為教材,能夠成為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要經過精挑細選,而林海音的作品在兩個學生的階段皆有收錄,這也在放映了林海音寫作風格的受眾群體的廣泛,以及通俗易懂的特點。大部分學子在小學時期的文章如流水賬一般,不會給人很深的印象,到了中學時期開始追求辭藻的華美文曲的激昂。但是他們卻忘了,林海音的作品。

    林海音寫作風格對於中小學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她的作品平滑樸實,流暢自然,也具有流水風格,但加重心理描寫的過程讓人看後不覺乏味,反而會有很深的代入感,彷彿身臨其境,自己就是那個失去父親的孩子,自己就是那個送別老師的學生。一曲長亭古道斜陽下的分別讓人至今不忘。而到了初中,為了使作文得到高分,老師經常會叫同學使用排比你人等寫作手法,滿篇文章下來盡是好似如同之類的話,實際幹物卻渺渺無幾,遠不如林海音作品那般,就算水無滋味,但卻潤心。

    林海音寫作風格對於我們的意義教育重大,但不知道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的考試,還是這個社會變得浮躁喧譁,總之,不學便是一種缺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志摩的落葉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