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在醫學上又被稱震顫, 是指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 出現手部隨意的顫動。它有生理性、病理性、功能性之分, 所以手抖並不一定是生病了。
生理性手抖是指幅度小、速度快, 多在手部靜止時出現的一種細微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
一旦消除引起手抖的心理、生理因素, 手抖也會隨之消失。
另外, 有一種功能性手抖與生理性手抖較為相似, 出現在長期從事精細工作地人群上, 如外科醫生, 一般也會在劇烈運動、恐懼、焦慮、氣憤後發生。
一般可以分為靜止性手抖和動作性手抖。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 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安靜時出現, 活動時減輕, 睡覺時就可消失, 手抖速度為4~6次/秒, 幅度小, 比較有規律, 會出現拇指和食指的對合動作, 像是“搓藥丸”, 典型的疾病就是常見的帕金森綜合徵。
動作性手抖又分為運動性手抖和姿勢性手抖。運動性手抖是在運動接近目標時手部抖動加重, 一般無規律, 抖動幅度大, 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如需要病人做指鼻試驗時, 會要求病人伸直前臂, 然後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如果病人有腦部病變, 通常會表現為: 食指尖越接近鼻尖, 手的抖動就越明顯, 多見於小腦病變。
姿勢性手抖是運動完成後, 肢體和軀幹保持某個姿勢時才會出現, 如要求患者上肢伸直, 手指分開, 保持這種姿勢時可見到手臂的抖動。情緒緊張、疲勞時手抖更明顯, 精神鬆弛或休息時減輕或完全消失, 好發於上肢和頭部等部位。
藥源性震顫與不當服用某些可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副作用的藥物 (如桂利嗪、氯丙嗪等) 有關。症狀可隨藥物增減而波動, 停藥後一般好轉, 繼續用藥可加重。
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沒有合理調控血糖而發生低血糖時, 一般也會出現手抖。在手抖的同時出現冒冷汗、心慌、面色蒼白等低血糖症狀, 一般在補充糖分後都會緩解。
甲狀腺功能亢進亦是引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如果在手抖的同時, 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率快等症狀, 則應到醫院及時行甲狀腺功能檢查。
心因性震顫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顯著的特點是發作性抖動, 尤其多見於刺激後, 可在情緒平復後自行減輕或停止。
酒精戒斷症狀: 長期飲酒者處於戒酒期間, 會出現肢體抖動震顫的戒斷症狀, 該種抖動多為全身性, 且同時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精神異常、幻覺等瞻妄表現。
此外, 還有疲勞引起的疲勞性震顫、電解質紊亂引起的肌肉震顫和運動神經元病引起的手部肌肉震顫等。
參考文獻
[1]雨軒.手抖≠帕金森病[J].江蘇衛生保健,2017(01):30.
[2]孫文軍.為什麼有人會經常手抖?[J].中醫健康養生,2018,4(06):50.
手抖在醫學上又被稱震顫, 是指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 出現手部隨意的顫動。它有生理性、病理性、功能性之分, 所以手抖並不一定是生病了。
情緒緊張、恐懼、身體劇痛、過度疲勞時, 常常會引發生理性的手抖, 這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生理性手抖是指幅度小、速度快, 多在手部靜止時出現的一種細微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
一旦消除引起手抖的心理、生理因素, 手抖也會隨之消失。
另外, 有一種功能性手抖與生理性手抖較為相似, 出現在長期從事精細工作地人群上, 如外科醫生, 一般也會在劇烈運動、恐懼、焦慮、氣憤後發生。
除了一時情緒激動引發的手抖, 其他手抖情況都需要引起重視。病理性手抖情況較嚴重, 大多是永久性的, 多是由於某種疾病使大腦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引發, 手區域性的病變可能性較小, 多見於帕金森病、酒精中毒、小腦病變或是痴呆等。一般可以分為靜止性手抖和動作性手抖。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 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安靜時出現, 活動時減輕, 睡覺時就可消失, 手抖速度為4~6次/秒, 幅度小, 比較有規律, 會出現拇指和食指的對合動作, 像是“搓藥丸”, 典型的疾病就是常見的帕金森綜合徵。
動作性手抖又分為運動性手抖和姿勢性手抖。運動性手抖是在運動接近目標時手部抖動加重, 一般無規律, 抖動幅度大, 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如需要病人做指鼻試驗時, 會要求病人伸直前臂, 然後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如果病人有腦部病變, 通常會表現為: 食指尖越接近鼻尖, 手的抖動就越明顯, 多見於小腦病變。
姿勢性手抖是運動完成後, 肢體和軀幹保持某個姿勢時才會出現, 如要求患者上肢伸直, 手指分開, 保持這種姿勢時可見到手臂的抖動。情緒緊張、疲勞時手抖更明顯, 精神鬆弛或休息時減輕或完全消失, 好發於上肢和頭部等部位。
其他引起手抖的原因還有藥源性震顫、低血糖、甲亢、心因性震顫、酒精戒斷症狀等藥源性震顫與不當服用某些可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副作用的藥物 (如桂利嗪、氯丙嗪等) 有關。症狀可隨藥物增減而波動, 停藥後一般好轉, 繼續用藥可加重。
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沒有合理調控血糖而發生低血糖時, 一般也會出現手抖。在手抖的同時出現冒冷汗、心慌、面色蒼白等低血糖症狀, 一般在補充糖分後都會緩解。
甲狀腺功能亢進亦是引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如果在手抖的同時, 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率快等症狀, 則應到醫院及時行甲狀腺功能檢查。
心因性震顫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顯著的特點是發作性抖動, 尤其多見於刺激後, 可在情緒平復後自行減輕或停止。
酒精戒斷症狀: 長期飲酒者處於戒酒期間, 會出現肢體抖動震顫的戒斷症狀, 該種抖動多為全身性, 且同時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精神異常、幻覺等瞻妄表現。
此外, 還有疲勞引起的疲勞性震顫、電解質紊亂引起的肌肉震顫和運動神經元病引起的手部肌肉震顫等。
參考文獻
[1]雨軒.手抖≠帕金森病[J].江蘇衛生保健,2017(01):30.
[2]孫文軍.為什麼有人會經常手抖?[J].中醫健康養生,2018,4(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