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飯睡覺豆豆

    清教徒 (Qingjiaotu) 16世紀下半葉從英國國教內部分離出來的宗教派別。16世紀上半葉,英王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決裂,進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為首領的國教會(聖公會),但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義和儀式。60年代,許多人主張清洗聖公會內部的天主教殘餘影響,得名清教徒。他們接受加爾文教教義,要求廢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減少宗教節日,提倡勤儉節忍,反對奢華縱慾。因其要求在聖公會內未能實現,自70年代起,脫離聖公會,建立獨立教會,選舉長老管理宗教事務。清教教義反映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道德標準,以及透過教會改革推動政治變革的願望。17世紀上半葉,信奉清教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與國王的衝突愈演愈烈,導致英國革命,亦稱清教徒革命。內戰期間,議會廢除主教制度。1843年在威斯特敏斯特牧師大會上清教徒分裂為長老派和獨立派,後者主張地方自願結合的宗教團體獨立,反對凌駕於此之上的長老制度。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清教徒受到迫害。1688年光榮革命後,議會透過《寬容法》,允許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教會。但對清教徒擔任公職仍有所限制,到1828年政權才對清教徒完全開放。

    18世紀中葉著名的清教徒佈道家約翰·衛斯理的一句名言成為了清教徒精神的精闢概括:“拼命地掙錢、拼命地省錢、拼命地捐錢”。

    拼命地掙錢,是因為清教徒以創造財富為天職,以此作為上帝選民的證據;

    拼命地省錢,是因為他們剋制禁慾,始終過一種聖潔、理性的生活,並將賺取的財富用在擴大再生產上;

    拼命地捐錢,是因為他們需要關照精神信仰、關照社群國家和等人類共同體,他們透過捐錢捐物,在對世間的愛中得到永恆。這三種精神,無疑是清教徒精神的思想精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工作適合單親媽媽同時可以兼顧三歲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