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660411892

    1、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沒有下一句了。

    2、釋義

    釋義: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禍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3、出處

    用典:《後漢書·左雄傳》:“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宋范成大《判命坡》詩:“微生敢列千金子,後福猶幾萬石君。”張天翼《兒女們》一:“唉,我本來還望享點後福哩!”

    4、這句話的引申

    其實這是佛家的一句話,後多被運用於文學作品中。說的是因果,你有大難,在佛學上說就是你化了一定業力,所以以後報應就少了,就有福緣了,實際上好多生話中的俗語都是出自佛道,因為在古代中國受佛道影響很大。

    體現了哲學中的矛盾是相互轉化的。經過大難後.你對人生就可能有新的認識.會更加珍惜現在的東西,如果你得癌症活不長了,哪天突然好了,你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經過大難的人,懶惰的人能變勤奮,幼稚的人能變成熟,這就為後福做好了準備

    如果大難不死真的有後福,也無非出自於這些原因:一是大難之後,必然對生命充滿了感激之情,此時人往往會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生命。心境是幸福的最大因素,所以有上進之心的人,生活質量總會有所提高。二是大難之後,人也會對生命存有敬畏之心和珍惜之情,例如911之後,更多人懂得了如何珍愛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對戰爭和殺戮更加痛恨。從某一種角度來說,也算是營造和平家園、爭取幸福生活的一個因素吧。

    5、詳細

    如果大難不死真的有後福,也無非出自於這些原因:

    一是想明白了我最愛的人是誰.平時也許被日常的瑣事纏繞,會忽略自己曾經最深的感情.但當死亡撲面而來時,腦海裡瞬時閃現的那個人,會讓人一下明白自己生活裡最重要的是什麼.趙本山那個治病的小品不是說著玩的.

    二是擺脫了許多無謂的慾望的糾纏.這些慾望有些是名利,有些只是跟人鬥氣.面對死亡你會發現,這些你在日常生活中花了大力氣去爭的東東,其實真的毫無意義,死亡來臨時你什麼也帶不走.  三是懂得珍惜平凡的生活.平時有些東西你太多了不會珍惜,比如時間,甚至哪怕是Sunny空氣.死亡會讓你明白,自己還有太多的有意義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做,還沒來得及享受.那麼大難不S後,你會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以一種緊迫感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死亡可以讓人從昏昏噩噩的生活中驚醒,不僅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大的努力去追求去奮鬥.同時,也更認清了人生的目標,使人活得更純粹.這當然算是一種脫胎換骨似的新生,雖然複雜的生活可能讓人重回原來的狀態,但一想到死亡的經驗,人就不敢鬆懈.

    但以上只是個別情況.其它人未必如此.有的人大難不死後會變得更加無恥和兇悍,也有的人大難不死會變成享樂主義者而不思進取.

    如果一個人只是在幼年經歷大難不S,那麼他當時對人生還沒有起碼的認識,也就談不上因死亡而改變人生態度,影響就遠不及成年人經歷死亡那麼大.

    千萬家產和領導幹部無非就是名利.人想名利雙收,無非就是起碼的智商+情商+努力就能達到.死亡不會讓智商有任何提高,但情商可能因你人生態度的變化而提高,努力程度是最可能因死亡而改變的因素.死亡只是個轉折的機會,轉向哪裡就因人而異了.如果從中悟出了珍惜生命,那肯定對你追求名利有積極影響.但如果因此看破紅塵,雖然能因此提高生活的真實幸福指數,但對追求名利反而不利.

    大家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原本是有否極泰來的含義.人生未必全靠努力就能成功,時運也會有影響.我們不能指望每一分付出都得到報償,甚至會遭遇重大挫折,其中最大的莫過死亡的考驗.這句話告訴我們,即使你最困難時也要咬牙挺過來.時運永遠是起伏的,大難過去往往會有新的機遇,如果你提前放棄就可惜了.如果能想明白這點,豁達地對待挫折,充滿希望地堅持,並且更加努力奮鬥,這句話當然是有可能成真的.但如果個人沒有化危為機的主觀能動性,光指望並坐等死亡帶來時運的轉機,那就難免要落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貓的古詩(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