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民、士庶人。 《國語·齊語》記載管仲治齊,實行四民分居定業,四民即士、農、工、商。《穀梁傳》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說:"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與民是有差別的,屬於不同等次。士與民的分野在戰國的記載中仍不乏其例,如《荀子·臣道》雲:"民親之,士信之。"《管子·五輔》講:"善為政者……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於是財用足。"這裡把士民與庶人分為兩組人,前者指戰士,尚武勇;後者則以耕耘為業。不過在戰國,"士民"和"士庶人"又成為兩個普遍流行的概念。在一些舊注中,常把士民、士庶人分為士與民,士與庶人。這種分法不無道理,但從大量記載看,士民、士庶人已成為固定片語。社會上存在著一部分人既是士,又是民。《孟子·離婁上》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管子·大匡》載:"君有過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進,可罰也。"從這些記載可見士庶人已被視為同一層次。 士民的主要事業是耕與戰,《呂氏春秋·孝行覽》載:"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韓非子·初見秦》記趙長平之戰,秦"悉其士民於長平之下"。《墨子·辭過》雲:"兵革不頓,士民不勞,足以徵不服。"文中士民與百姓實為一指,皆從事耕戰。士民是國家居民中的大多數,故《荀子·致士》概括:"國家者,士民之居也……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 士民、士庶人兩個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士與民的交融。在社會的變動中,有相當一部分士下降到與民地位無異的境況,即所謂的"布衣之士"、"匹夫之士"。 (四)士君子與學和道義的關係 士大夫是士的高層和步入仕途計程車;士民是士的下層,與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無幾。在上、下層之間,還有一箇中間層次,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為民,以學和倡導道義為己任。儒家對這個問題論述得最多。子路問孔子:"何如斯可謂士矣?"子曰:"切切 ,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 ,兄弟怡怡。" 孔子又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子張說:"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這些論述對士的基本規定可概括如下:第一,士以學和道德修養為己任;第二,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第三,以出仕作為自己的前途,仕則忠於職守。孟子對士的要求與孔子大致相同。王子墊問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說:"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如士得已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又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 荀子對士的要求重在遵從禮義。《修身》講:"好法而行,士也。"這裡的法指禮法。荀子認為士的天職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貴而為賤,舍富而為貧,舍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紀不息,文章不廢也!" 其他諸子也把士與道義緊密連結在一起。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現有的文獻看,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墨子。在《墨子》中,士君子有兩種含義,其一,指中下級官吏,如《墨子·尚同中》所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請將欲富其國家,眾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其二,指知識分子。《墨子·天志上》載:"今天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到了荀子手中,士君子完全變成了表示道德和知識程度的一種稱呼。《荀子·子道》載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高於士,不及"明君子"。《性惡》說:"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說:"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榮辱》說:"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總上所述,士分佈在社會各個角落,上可為卿相,下可為士民、布衣。士的社會地位與職業千差萬別,在差別中又有統一性,即知識、道德和勇力。這些東西是無形的,但在社會活動中又無所不在,無所不需。士正憑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能遊於社會各個角落。
士民、士庶人。 《國語·齊語》記載管仲治齊,實行四民分居定業,四民即士、農、工、商。《穀梁傳》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說:"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與民是有差別的,屬於不同等次。士與民的分野在戰國的記載中仍不乏其例,如《荀子·臣道》雲:"民親之,士信之。"《管子·五輔》講:"善為政者……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於是財用足。"這裡把士民與庶人分為兩組人,前者指戰士,尚武勇;後者則以耕耘為業。不過在戰國,"士民"和"士庶人"又成為兩個普遍流行的概念。在一些舊注中,常把士民、士庶人分為士與民,士與庶人。這種分法不無道理,但從大量記載看,士民、士庶人已成為固定片語。社會上存在著一部分人既是士,又是民。《孟子·離婁上》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管子·大匡》載:"君有過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進,可罰也。"從這些記載可見士庶人已被視為同一層次。 士民的主要事業是耕與戰,《呂氏春秋·孝行覽》載:"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韓非子·初見秦》記趙長平之戰,秦"悉其士民於長平之下"。《墨子·辭過》雲:"兵革不頓,士民不勞,足以徵不服。"文中士民與百姓實為一指,皆從事耕戰。士民是國家居民中的大多數,故《荀子·致士》概括:"國家者,士民之居也……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 士民、士庶人兩個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士與民的交融。在社會的變動中,有相當一部分士下降到與民地位無異的境況,即所謂的"布衣之士"、"匹夫之士"。 (四)士君子與學和道義的關係 士大夫是士的高層和步入仕途計程車;士民是士的下層,與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無幾。在上、下層之間,還有一箇中間層次,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為民,以學和倡導道義為己任。儒家對這個問題論述得最多。子路問孔子:"何如斯可謂士矣?"子曰:"切切 ,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 ,兄弟怡怡。" 孔子又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子張說:"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這些論述對士的基本規定可概括如下:第一,士以學和道德修養為己任;第二,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第三,以出仕作為自己的前途,仕則忠於職守。孟子對士的要求與孔子大致相同。王子墊問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說:"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如士得已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又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 荀子對士的要求重在遵從禮義。《修身》講:"好法而行,士也。"這裡的法指禮法。荀子認為士的天職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貴而為賤,舍富而為貧,舍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紀不息,文章不廢也!" 其他諸子也把士與道義緊密連結在一起。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現有的文獻看,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墨子。在《墨子》中,士君子有兩種含義,其一,指中下級官吏,如《墨子·尚同中》所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請將欲富其國家,眾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其二,指知識分子。《墨子·天志上》載:"今天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到了荀子手中,士君子完全變成了表示道德和知識程度的一種稱呼。《荀子·子道》載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高於士,不及"明君子"。《性惡》說:"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說:"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榮辱》說:"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總上所述,士分佈在社會各個角落,上可為卿相,下可為士民、布衣。士的社會地位與職業千差萬別,在差別中又有統一性,即知識、道德和勇力。這些東西是無形的,但在社會活動中又無所不在,無所不需。士正憑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能遊於社會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