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光影視庫

    《零零後》裡表現出來的少年兒童,是一個我見過但和我相去甚遠的群體,其實早在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裡已經從側面展示了這一點!

    我看第二季的時候,這種印象還不是很深刻,到了第三季,有一個環節,是爸爸不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獨立和周圍的外華人溝通,結果有兩個孩子才六七歲的樣子可以流利的用英語和外華人進行溝通,但是我就覺得哪裡不對!

    的確,我們現在在強制學習英語,有利於人和世界接軌和國際交流,但是這些自小便能夠流利的使用英語的孩子,顯然和我們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當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家長在擠破頭連夜排隊讓孩子上重點小學,大城市不惜一擲千萬買學區房讓孩子就讀在重點學校的時候,這些明星藝人和一些商界人士早已經從小把孩子送出國去,不和國內的小朋友在一個起跑線上競爭了~

    知乎網友

    @豆子寫了一篇名為“中國從小學到大學各階段淘汰率”的文章中國從小學到大學各階段淘汰率,文章中2012年介紹了義務教育的學生中,仍然只有44.1%的初中畢業生可以堅持到初中畢業,考上高中,其餘55.9%要麼沒考上,要麼輟學了!也就是說初中升高中的機率不到一半!

    而上了並上完大學只佔同齡人的16.59%,甩掉了83.4%的同齡人,能上完本科的,只佔同齡人的8.6%!

    說真的看到這個還是有點震撼的,但仔細想想結合我身邊實際,我身邊的朋友只有一個目前準備讀博士,有兩個完成了碩士或正在讀碩士,其餘的大本和大專只佔到了不到一半,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高中和高中以下學歷,包括我本人在內,其中還有兩人未完成義務教育!

    他們也大多是“90後”和“00後”,如果大家還記得大涼山的孩子,也都是“00後”,而除了自身因素較早“混社會”或就業以外,因家庭因素或身體因素早早輟學的也屢見不鮮,因為我本人殘疾人的屬性,身邊接觸了不少同樣遭遇的人,學習和就業,甚至是生活和出行都是擺在面前的巨大障礙!

    加劇了無數“小紅粉”的自我感動和自我陶醉,而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很容易讓人忽略現實中的種種問題,製造一種已經全民富裕的假象!有人曾經這麼說“一個國家人民的幸福度,要看最貧困的那一群人”我深以為然!

    大涼山的孩子裡有“00後”,練體育練殘了的有“00後”,小小年紀不得不撐起家庭重擔的有“00後”,央視表現出的“00後”只不過是極其幸運的一小部分人罷了!而透過刻意渲染和宣傳,這些極少數人代表了這個郭嘉需求、階層完全不同的廣大少年兒童!

    魯迅說過“滿紙吃人”今天仍然毫不為過!我再一次用我寫的兩句詩來表達我的心情:

    當年“但願眾生皆無憂,不辭辛勞迎耀陽”

    今朝“只見朱門廣廈起,不聞村童未識書”

    編輯於 2017-09-17贊同 1K3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收起更多回答匿名使用者3,268 人贊同了該回答

    片子很好,但片名並不恰當。它應該叫《中國精英家庭中的零零後》,而不是隻叫《零零後》。因為用年代劃分一個群體,是有失偏頗的。因地域,因階層,因個人情況,都會有巨大的差異。

    我不同意一些知友對零零後的稱讚,覺得下一代人如何如何優秀。如上論述,你只能說,精英家庭中的孩子,是如何如何優秀。而這幾乎是理所應當的,這個道理自古皆然。畢竟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享受的生活環境,幾乎是全國最好的。但這種優秀,也許只能代表全中國所有孩子的前5%。而剩下的95%中的不少人,在你沒看見的地方,輟學,打工,讀普高,讀技校。

    有些人認為,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資訊時代減小了教育之間的差距。但有時候,我真的特別懷疑這一點。精英家庭的孩子,有魚又有漁,他們可以在課餘,用合適的方法盡情捕撈知識大海中的精髓;而那些普通家庭甚至貧困家庭的孩子,學校教育就已經落後很多了,網路恐怕只會進一步加大這個差距,因為他們既沒有魚,也不懂漁。

    我希望大家認識到一點,那就是隨著貧富差距的加大和教育資源的分化,下一代孩子之間的差距,會比我們這一代更甚。在我們這一代,一個農村孩子也許還可以和市長兒子做同桌,但零零後這一代,甚至是一零後,我覺得幾乎不可能了。

    紀錄片很不錯,展現了這些孩子豐富的內心。但,零零後,真的不只是紀錄片裡的這幾個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常覺得很疲勞喝什麼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