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亦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 為明代許仲琳所著,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祖籍蘇州,進士出身。曾在錢塘一帶做過幾年官,其餘時間以教書為業。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章回體小說, 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廣大農民在貪官逼迫下,無以為生,紛紛佔山為王,結盟起義的歷史史實,記述了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
《封神演義》與《水滸傳》文學特色比較:
1.語言特色
《封神演義》語言未擺脫文言樣式。如第一回軒轅墳三妖參見女媧娘娘的一段文字,“叄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叄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叄妖聽吾密旨!成湯氣運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叄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畢,叄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語言帶有文言特點,喜用四字為一句,且注重對仗。
《水滸傳》的語言, 以北方口語為基礎, 經過加工, 故其語言具有明快、洗練的特色。如第一回的一段文字,“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符絕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今後潛入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鋇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鑑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快與我開啟我看龐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語言既通俗又生動。
2.人物性格。
《封神演義》人物性格千人一面。人物表情僵化,動作死板,語言如出一轍,形象空洞,缺少靈性。蘇全忠在對陣崇侯虎帳下將領梅武時,表情毫無展現,讀者根本無法讀出當時蘇全忠臉上是怒是喜,之後僅僅是說了一句“慢來!”,語言毫無個性,體現不出性格。在蘇全忠對陣梅武或是其他敵將,所有的動作都不外乎縱馬搖戟。蘇全忠是封神中蘇護之子,妲己兄長,武藝高強,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對於主要人物的刻畫都體現不出特色,更何況是普通人?
《水滸傳》人物性格刻畫充分,能透過一段文字就能展現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如水滸中的林沖,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林沖一出場作者就寫他的弱點,就是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 如林沖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戲,奇恥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氣憤地去了。“當時林沖扳將過來,扳著他的肩胛,卻認得是本官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非常值得注意,這不是簡單的、一般人物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內心世界。林沖與魯智深此時的比較:魯智深就不買賬,魯智深有一段話是響噹噹的,跟林沖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去了”。一個是忍辱怕事;一個是疾惡如仇。一個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一個是看見自己的朋友受壓迫,就不能忍受,這兩個人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之下,兩人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3.思想內容《水滸傳》深刻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在前七十回表現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醞釀、形成和發展過程, 深刻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小說把高俅發跡和徽宗寵信他的故事, 放在故事的開端來寫, 以示亂自上作, 體現了官逼民反的思想。《水滸傳》在揭露貪官汙吏的殘暴腐敗時, 也歌頌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封神演義》它一方面透過設炮烙、造蠆盆、剖孕婦、敲骨髓等情節,描寫紂王的殘暴不仁,從而揭示了反商鬥爭的基礎。歷史上的商、周是兩個部族,類似於炎、黃、蚩尤等人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領,作者把武王伐紂處理為“以臣伐君”、“以下伐上”,姜子牙則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張,號召諸侯“弔民伐罪”,突出了雙方的正義與非正義性質。
這樣比較起來,《水滸傳》的文學性較《封神演義》略勝一籌。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亦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 為明代許仲琳所著,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祖籍蘇州,進士出身。曾在錢塘一帶做過幾年官,其餘時間以教書為業。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章回體小說, 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廣大農民在貪官逼迫下,無以為生,紛紛佔山為王,結盟起義的歷史史實,記述了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
《封神演義》與《水滸傳》文學特色比較:
1.語言特色
《封神演義》語言未擺脫文言樣式。如第一回軒轅墳三妖參見女媧娘娘的一段文字,“叄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叄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叄妖聽吾密旨!成湯氣運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叄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畢,叄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語言帶有文言特點,喜用四字為一句,且注重對仗。
《水滸傳》的語言, 以北方口語為基礎, 經過加工, 故其語言具有明快、洗練的特色。如第一回的一段文字,“洪太尉聽了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便對真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麼模樣。’真人告道:‘太尉此符絕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今後潛入不許擅開。’太尉笑道: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鋇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鑑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快與我開啟我看龐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於人。’”語言既通俗又生動。
2.人物性格。
《封神演義》人物性格千人一面。人物表情僵化,動作死板,語言如出一轍,形象空洞,缺少靈性。蘇全忠在對陣崇侯虎帳下將領梅武時,表情毫無展現,讀者根本無法讀出當時蘇全忠臉上是怒是喜,之後僅僅是說了一句“慢來!”,語言毫無個性,體現不出性格。在蘇全忠對陣梅武或是其他敵將,所有的動作都不外乎縱馬搖戟。蘇全忠是封神中蘇護之子,妲己兄長,武藝高強,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對於主要人物的刻畫都體現不出特色,更何況是普通人?
《水滸傳》人物性格刻畫充分,能透過一段文字就能展現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如水滸中的林沖,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林沖一出場作者就寫他的弱點,就是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 如林沖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戲,奇恥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氣憤地去了。“當時林沖扳將過來,扳著他的肩胛,卻認得是本官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非常值得注意,這不是簡單的、一般人物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內心世界。林沖與魯智深此時的比較:魯智深就不買賬,魯智深有一段話是響噹噹的,跟林沖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去了”。一個是忍辱怕事;一個是疾惡如仇。一個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一個是看見自己的朋友受壓迫,就不能忍受,這兩個人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之下,兩人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3.思想內容《水滸傳》深刻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在前七十回表現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醞釀、形成和發展過程, 深刻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小說把高俅發跡和徽宗寵信他的故事, 放在故事的開端來寫, 以示亂自上作, 體現了官逼民反的思想。《水滸傳》在揭露貪官汙吏的殘暴腐敗時, 也歌頌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封神演義》它一方面透過設炮烙、造蠆盆、剖孕婦、敲骨髓等情節,描寫紂王的殘暴不仁,從而揭示了反商鬥爭的基礎。歷史上的商、周是兩個部族,類似於炎、黃、蚩尤等人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領,作者把武王伐紂處理為“以臣伐君”、“以下伐上”,姜子牙則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張,號召諸侯“弔民伐罪”,突出了雙方的正義與非正義性質。
這樣比較起來,《水滸傳》的文學性較《封神演義》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