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y生活貓

    不開心,買包包。在上海話裡,“伐”是“不”的意思。  這句話的出處是《龍與真龍天子》。有這麼一條傲嬌的龍,它不滿意皇帝總是寵愛妃子而忽略它,於是它走到皇帝面前,說:“伐開心,買包包!”而且它還賣萌:“我有四個爪爪,要買四個包包!”皇帝大跌眼鏡,他不明白一條龍要那麼多包包乾什麼用。但很多女生不這麼看,她們深深懂得這條龍。甚至,看完後,她們會湊到男友或者老公旁邊撒嬌:“伐開心,買包包!”  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在於開心不開心,而在於“買包包”。  包包——不是鞋子不是衣服不是首飾——像房子和車子一樣,越來越有“度量衡”的範兒。有些為包痴狂的姑娘們,看待一切的標準便是“幾個包包”,比如一部蘋果手機大約值5個包包,一次歐洲旅行大約是20個包包,而一輛車,在她們眼中,是幾百個包包堆疊而成的。  縱觀身邊很多女白領,她們的奢侈品血拼之路,大多都是從包開始啟蒙——從一隻小小的豪門鑰匙包開始,然後是錢包、手包、提包,而她們的奢華集大成者,往往也落在包包上——比如攢上半年的錢買回來的LV和Chanel。  包包似乎成了生活價值的代言人。進化論的觀點認為,在原始社會,女性主要分工是採集,所以她們對可以裝東西的物品情有獨鍾;心理學認為,女性在追求自身的飄逸感時,也依賴包包帶來的安全感,任何東西她們都可以放進包裡,也可以從包裡得到;從男人來看,無論以首飾、衣服還是鞋子作為禮物,都存在合不合適的問題,而包包的接受尺度則大得多;從女人本身來看,一個帶著品牌logo的包,低調奢華有內涵地彰顯了自己的品味,不用擔心人們看不出牌子,也不用擔心物品本身太貴重,如果是限量版的包,還大有升值空間。  包包,順理成章地走到了聚光燈下。也難怪在新一波興起的輕奢風潮中,Coach、Katespade、Michael Kros,這些輕奢品牌大軍中,包包都是當之無愧的主將。  開心要買包包,伐開心更要買包包,包包還是會這樣繼續穩定可靠並無傷大雅地買下去。生活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首隻有一句歌詞的英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