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於145241512

    這樣的媳婦純粹沒有道德、這就是她們孃家的家風、對老人不尊重不孝道、等你老了你的子女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也就是你的下場。

  • 2 # 青竹玉人行

    婆婆不伺候你月子,那得看什麼原因。如果確實有困難,無法照顧,那就諒解。很多人沒有婆婆,不是自己也度過月子了嗎?

    這裡要說的,是那些婆婆明明可以去幫助媳婦,卻偏偏冷眼旁觀的。冷眼旁觀也罷,偏偏弄出一大幫規矩來,不能這樣,也不能那樣,在她心裡,這媳婦橫豎不順眼,就是太矯情。還不時冷不丁冒出兩句,刺別人耳朵。別人家有困難,你看把她忙滴,好像那是她親兒子親媳婦,實在令人搞不明白。更讓人不明白的是,整天唸叨自己做媳婦時是如何如何受罪,做月子是如何如何艱苦,這些苦,這些罪,媳婦如果不受,好像就是天理難容。

    都說最難處的是婆媳關係。其實,只要相互間掌握以下原則,即可相安無事。

    1、擺正位置,弄清身份,媳婦不是女兒,不可以作為女兒;婆婆不是母親,也不可以作為母親。母女之間沒有距離,這婆媳之間必須有距離,距離得當,相安無事。

    相處,其實是兩個原生家庭的融合。融合的過程,肯定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矛盾。母女摩擦,吵過鬧過,還是母女。這婆媳之間,一但有摩擦,一旦有裂痕,修復真的很難。

    2、相互體諒,互相尊重。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愛的港灣。付出,不要計較。一旦計較,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媳婦盡孝,是應該的;婆婆主動幫助,是親情建立的基礎。

    “我付出那麼多,你卻這樣對我?!”無論是媳婦還是婆婆,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意味著索取的不夠多。其實,只要相互間換角度為對方想想,什麼矛盾都不會有。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是一家人。

    3、小夫妻的的事兒,婆婆不要干涉。很多時候,婆婆總想說說,或者指點一下,其實,真的是大錯。你經驗在豐富,也不能隨便說,即使是建議,也只能悄悄告訴兒子。不可一邊倒,兒媳婦全是錯,婆婆這時的表情或說話的語調,往往都能變成戰爭的導火索。

    在這方面,我很佩服我大姨。大姨兩個兒子,都說大姨攤到倆好媳婦,其實,是大姨做的好。兒子媳婦鬧矛盾,媳婦找婆婆。大姨仔細聽,無論對錯,大姨先批評兒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家庭生活,作為男人要多擔待。然後,能幫助他們多少,就幫多少,從不抱怨。倆媳婦也特別敬愛她,和大姨一起逛街,大家都說是大姨的倆閨女。

    有的婆婆說,婆媳關係不好也無所謂,養老不靠媳婦,靠兒子。在這裡,我作為吃瓜群眾告訴大家這樣一個事實:養老還真的靠媳婦!

    兒子一旦有了家庭,就不再屬於你。年老體衰之年,兒子再孝順,也沒那麼多精力照顧你。況且,這媳婦一作梗,你肯定憋屈。比如,兒子想給你點錢,媳婦說孫子要上補習班,然後兩口子揍架,你很竊喜。再揍架,你還竊喜。可是,在你的竊喜中,兒子會逐漸的厭煩你,不知不覺中你就被拋棄。

    媳婦坐月子,婆婆幫著伺候,其實就是建立親情的一個契機。據說,女人一生有四個階段會記恨婆婆的不好,分別是在懷孕,生孩子,坐月子,帶孩子。

    試問,作為婆婆,在以上四個階段裡,您中了哪一條?

  • 3 # Demong

    感謝題主的邀請!這麼說吧,如果你的婆婆不伺候你月子,那麼你要看她是因為什麼原因?身體的不適?還是自己真的有什麼急事?對吧……不能以偏概全就說現在她不伺候你月子,以後都別伺候她~這樣說是不對的……每一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你也不會例外吧?只能說現在她也老了,他若有心伺候你,那麼你就接受,如果沒有伺候你,那麼等她老了你也要伺候她,畢竟她也是你老公的媽媽,對吧!再說了你還年輕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學會包容著點……不能一味的就是要求老人要怎麼樣對你……家和萬事興,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的~人不能無孝!切記切記

  • 4 # 燕子5239921519731

    現在不願意修路,將來那裡有路走,世上的事都是倆好換一好,過去你是怎樣對待別人,將來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這就叫因果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耳朵打耳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