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16807372217

    “舂杵”這兩個字的讀法是chōng chǔ。指頓奏體鳴樂器。用木杵頓地發音。杵兩端略粗,原本用於舂臼中的穀物,偶然臼中無穀物時發音悅耳,則以杵頓地來娛樂。

    藏族民間建房時,為夯實地基,用杵夯地,所用夯棒稱“夯杵”。夯土時常唱夯歌。“舂杵”和“夯杵”後演化為舂牘。

    出自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樂十二》:“舂杵,亦為之頓相,相助也,以節樂也。或謂梁孝王築睢陽城,擊鼓為下杵之節。《睢陽操》用,舂牘後代,因之。”

    白話文:“舂杵,也做了頓相,幫忙啊,以節快樂啊。有人說梁孝王建築睢陽城,擊鼓為下杵的節。《睢陽操》用,舂檔案後代,於是他。”

    舂牘,讀音為chōng dú 。頓奏體鳴樂器,亦稱“頓相”。演奏時,雙手持以頓地,如使舂杵。此器歷史久遠,拍板出現後漸被取代。

    取大竹筒,長者七尺;小者二尺。鑿通,兩頭開孔,筒身繪彩畫。演奏時,雙手持以頓地,如使舂杵。此器歷史久遠,拍板出現後漸被取代。

    擴充套件資料:

    杵的歷史和發展:

    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

    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透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

    許多古代的城牆,也多是採用“版築法”修建的。所以,軍隊裡就有杵這種工具。久而久之,士兵們就把杵作為一種兵器使用起來。在《武經總要》中介紹了杵棒,這種杵型打擊兵器出自宋代。

    在重灌甲騎兵盛行的時代,杵棒作為一種能給披鎧戴盔敵兵以重創的有力武器而被廣為使用。在歷史上,曾出現了許多使用鐵杵的英雄好漢,王珪就是其中的一個。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晟世青風的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