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染髮膏568

    早上很早起來幹家務,有書讀的帶或回學校做,下課就在那裡幹活,放學後就是幹活.至於吃的,菜居多,因為自己種的,肉基本沒有

  • 2 # 泵達豐

    一、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寫到“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詩中寫的是大人們辛勤勞作,早出耕田,晚上織布,孩兒們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即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反映出了孩兒的幼年生活。

    二、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寫到“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詞中描寫的是大兒子擔負著溪東豆地裡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點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這說明長大點的孩子就要幫助家裡幹農活,稍小的也要幹些正事,只有最小的孩子才能盡情玩耍。也說明了古代農人的辛勞。

    三、宋代詩人黃庭堅在《牧童詩》中寫道:“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牧童騎著牛兒,從前村慢慢走過;吹著笛兒,笛聲在田間隨風飄悠。“騎牛”與“吹笛”,生動地描摹出牧童灑脫的形象、悠閒的心情,但也寫出了小小童兒就要為家中放牛。

    四、南宋詩人楊萬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寫道“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詩中寫的是春末夏初,花落成徑,菜花飄香,蝴蝶款飛,一位小兒正在追一隻黃蝴蝶。他左追右追,可那隻黃蝴蝶卻跟他玩起了迷藏,一下子消失在菜花叢裡,怎麼找也找不著了。這也是古代孩子經常玩的遊戲。

    五、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池上》中寫道“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詩中寫的是小娃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划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小娃天真稚氣,活潑淘氣的形象躍然眼前。採花也是小孩愛玩的遊戲。 六、清朝詩人袁枚在《所見》中寫道“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中寫的是牧童騎在牛背上,大聲的唱著歌,歌聲響徹山林。忽然發現樹上的鳴蟬,立即閉口停駐,不再發出聲音,準備捕蟬。由此可見捕蟬也是兒童喜愛的遊戲之一。

    七、唐代詩人胡令能在《小兒垂釣》寫道“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中寫的是孩子頭髮蓬亂的坐在草叢中,認真學習如何釣魚,害怕自己說話會驚擾到魚兒上鉤,對行人的問話也是“遙遙招手”而已。釣魚也是孩兒需要學習的生活常識。

    八、唐朝詩人李白的《長幹行》中寫道“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詩中寫的是幼年男女一起嬉戲、天真無邪的遊戲情景。還由此產生了兩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唐朝時候民風還是比較開放的,男孩女孩可以在一起盡情的玩耍。

    九、宋代詩人陸游的《觀村童戲溪上》中寫道“雨餘溪水掠堤平,閒看村童謝晚晴。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詩中生動地勾勒出村童們在剛放晴的傍晚種種嬉戲的情態。孩子們盡情的玩竹馬、紙鳶等遊戲。

    十、清朝詩人高鼎在《村居》中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

    詩中寫的是農曆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的枝條輕拂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令人心醉。村裡的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了。他們趁著春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由以上詩中的描寫可以看出,普通的農家孩兒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畢竟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家的孩子需要去上學學習知識。古代兒童的遊戲大多來自生活,採蓮、釣魚、撲蝴、抓知了、抓蝴蝶、放紙鳶、採菱角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10怎麼設定電腦自動連線寬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