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心理心塵
-
2 # 霍體清
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會使小孩得抑鬱症嗎?
現在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很高,主要是高中生居多,並且是重點中學的高中生佔了很大比例。
分析原因發現,一些從小學就比較優秀的孩子並不自信,他們是老師、鄰居、親戚眼中的好孩子,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但進入高中以後,顯得不適應緊張的高中生活,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最多的是感覺自己跟不上,聽不懂,使敏感的個性受到刺激,他們表面很優秀,但是容易緊張,怕失敗,失敗以後更焦慮,更加學不進去,形成迴圈,長期高焦慮導致抑鬱。
形成抑鬱症的核心原因是個性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遇事容易焦慮,一次沒考好,沒聽懂只是刺激事件而已,就相當於導火索。這種個性的形成就和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有關,並且關係極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希望孩子更好,有成績也不及時鼓勵,而是怕孩子驕傲,總希望孩子更好,形成鞭打快牛的局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怕失敗的焦慮性格。
要及時調整孩子的狀態,讓孩子恢復到原來的學習狀態,成績上去了,並把這種狀態保持下去,家長積極改變,孩子就能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
3 # Cris凱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潑開朗,但是經常有一些孩子,本來還挺樂觀的,可是慢慢地,就越來越內向,越來越抑鬱,甚至不愛與人交流了,其實這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教育孩子們的方式不對,會讓孩子變抑鬱的,下面為大家介紹4種會讓孩子變抑鬱的教育方式:
①總是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都時候,都會將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從而來批評自己的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優缺點,兩個孩子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經常拿孩子們做比較的話,孩子聽得多了,自然就會變得不自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其實是會留下陰影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多多鼓勵和認可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覺得他也是優秀的。
②阻止孩子玩耍,強迫孩子學習
父母都認為孩子們“玩物喪志”,因而總是不同意孩子們“玩耍”,還強迫孩子們長時間學習,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的,這樣做非但對孩子們的學習有幫助,而且還會讓孩子失去樂趣,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經常感到不開心。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的天性裡就喜歡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玩耍,孩子可以從玩耍中得到很多樂趣、增強想象力和交際能力,這些是書本中所學不到的。建議家長們不要阻止孩子玩耍,讓孩子快樂地玩耍、快樂地學習。
孩子都會有小情緒的時候,但是很多父母都特別討厭孩子哭鬧,孩子眼眶裡有眼淚打轉的時候,父母就會馬上呵斥“你不準哭,憋回去”,的確,孩子哭鬧的時候大人們會十分焦慮,但是在寶寶情緒低潮的時候,家長們不應嚴厲地指責孩子“不許哭”,這樣時間一長,孩子的諸多情緒就會壓抑住,有情緒不能吐露,逐漸變得消極不自信。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盡情哭出來,哭完孩子心情就會舒服多了。
④沒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忙著工作和事業,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缺乏陪伴,也有很多父母都把時間花在了手機上,對於孩子的陪伴越來越少。孩子們還小,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是最強的,這時候父母們應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注,讓孩子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的,不至於讓孩子因為缺乏愛和安全感而消極抑鬱。愛他就多陪陪他吧!
-
4 # 心理諮詢師王明燦
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是會讓小孩得抑鬱症的。
因為在長期高壓的環境中,孩子會覺得焦慮、抑鬱,做什麼事情都沒法隨心所欲,總是會擔心父母的指責和批評,由於長期處於不良的狀態中,就會造成孩子心理方面的失衡,他們會終日惶惶不安,內心苦悶,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感覺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對生活的厭倦感,開始埋怨周圍的環境。
因此,要讓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心理穩定,必須要尊重和理解他的想法,不要強迫和控制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傾聽孩子的感受,這樣的話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提的有問題。如果單純從原理上描述,任何行為都不可能直接導致抑鬱症產生。抑鬱症是有基因層面本源的,這和個人的體質有關,涉及到代謝,遞質等等不具體細說了。因此,同樣的方式,有的人會誘發抑鬱,有的就不會,所以不當的方式只是導火索,炸藥桶是個體的體質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