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眉嫵

    翁偶虹(1908年-1994年6月19日),著名戲曲作家、理論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人。原名翁麟聲,筆名藕紅,後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時期就讀於京兆高階中學,業餘常以票友身份登臺。畢業後致力於戲曲研究,常與黃佔彭、程茂亭、關醉禪等名票同臺。1930年中華戲劇專科學校建立,翁被聘於該校兼課。1934年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49年以後在中國京劇院任編劇。1935年被聘任為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1974年退休。1994年6月19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6歲。

    翁偶虹的父親在清朝政府的銀庫任職,嗜好京劇。耳濡目染,少年時代的翁偶虹就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跟隨其姨父著名京劇花臉梁惠亭先生和名票鬍子均先生學唱花臉,偶爾也粉墨登場。1926年,翁偶虹從郎家衚衕第一中學考入京兆高階中學(河北師大的前身順天高等學堂進入民國後改建為京兆公立第一中學,1925年改名京兆高階中學)。在入學第一年的遊藝會上,翁偶虹就以飾演《託兆》中的楊七郎、《賣馬》中的單雄信而名噪校園。第二年,翁偶虹飾演了《捉放曹》裡的曹操、《連環套》裡的竇爾墩,第三年演的是《草橋關》裡的姚期,《定軍山》裡的夏侯淵和《失街亭》裡的馬謖。在翁偶虹和一幫票友的帶動下,京兆高中游藝會的京劇彩唱,成為非常精彩的保留節目,並且在北京城開風氣之先,引得其他學校紛紛效仿。他們有時候也受邀到其他學校演出。除上述劇目外,翁偶虹還演出過《法門寺》的劉瑾,《鬧江州》的李逵等人物,深受戲迷們的喜愛。

    後來,京兆高中的京劇演出名聲越來越大,翁偶虹也經常與幾位票友相約,走上社會,到外面的戲院演出。當時,因為父母的願望是學而優則仕,希望兒子能夠讀書做官,光宗耀祖,不希望兒子走入梨園行,當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倡優、戲子。所以,翁偶虹的演出活動,都是揹著家人的。可是到外面演出時要張貼海報,翁偶虹原名翁麟聲,於是,“翁麟生君”演出《連環套》、《法門寺》、《群英會》、《黃鶴樓》、《李七長亭》等等的海報貼滿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當然也就瞞不過家裡人了。有一次,翁偶虹與名票友紀文屏在地安門大街同聲戲院演出《連環套》,忽然發現他的父親坐在臺下,翁偶虹心裡一驚,心想恐怕要遭到父親的責罵了。不料回家見到父親,不但沒有受到責罵,反而很受稱讚。父親表態說:“咱們家從你這一代起,就棄仕而優吧!”

    從此,翁偶虹對京劇更加痴迷,走上了一條聽戲、學戲、演戲、寫戲、評戲、畫戲(畫戲劇臉譜)的藝術家的道路,為此,他將自己的居室命名為“六戲齋”。翁偶虹自幼聰明好學,5歲開始讀書,10歲就向報紙投稿,在校期間,他還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詩歌、小說和戲劇評論文章。1929年,翁偶虹從京兆高中畢業,受聘在京兆第二小學任庶務,工作也比較清閒,他就在上午寫小說,下午唱戲。1930年,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成立,他被聘為兼職教員。1934年,正式到中華戲劇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35年被聘為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1949年以後,翁偶虹任中國京劇院編劇,直到1974年退休。

  • 2 # 經典影視2019

    因為父母的願望是學而優則仕,希望兒子能夠讀書做官,光宗耀祖,不希望兒子走入梨園行,當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倡優、戲子。所以,翁偶虹的演出活動,都是揹著家人的。

    可是到外面演出時要張貼海報,翁偶虹原名翁麟聲,於是,“翁麟生君”演出《連環套》、《法門寺》、《群英會》、《黃鶴樓》、《李七長亭》等等的海報貼滿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當然也就瞞不過家裡人了。有一次,翁偶虹與名票友紀文屏在地安門大街同聲戲院演出《連環套》,忽然發現他的父親坐在臺下,翁偶虹心裡一驚,心想恐怕要遭到父親的責罵了。不料回家見到父親,不但沒有受到責罵,反而很受稱讚。父親表態說:“咱們家從你這一代起,就棄仕而優吧!”

    從此,翁偶虹對京劇更加痴迷,走上了一條聽戲、學戲、演戲、寫戲、評戲、畫戲(畫戲劇臉譜)的藝術家的道路,為此,他將自己的居室命名為“六戲齋”。翁偶虹自幼聰明好學,5歲開始讀書,10歲就向報紙投稿,在校期間,他還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詩歌、小說和戲劇評論文章。

    1929年,翁偶虹從京兆高中畢業,受聘在京兆第二小學任庶務,工作也比較清閒,他就在上午寫小說,下午唱戲。1930年,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成立,他被聘為兼職教員。1934年,正式到中華戲劇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35年被聘為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1949年以後,翁偶虹任中國京劇院編劇,直到1974年退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桔燈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