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井,南朝,陳國,景陽殿之井,又名辱井、景陽井。
禎明三年,隋兵南下過江,攻佔臺城,陳後主聞兵至,與妃張麗華、孔貴嬪投此井。至夜,為隋兵所執,後人因稱此井為辱井。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側。隋唐以後,臺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遂在雞籠山的法寶寺(今雞鳴寺)側立井,並刻辱井銘。
簡介
據《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記載:胭脂井,原名景陽井,在臺城內。臺城是六朝之宮城,大體位於今北京東路之南,珠江路以北的地區內。隋唐以後,臺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遂在雞籠山的法寶寺(今雞鳴寺)側立井,並刻辱井銘。今雞鳴寺東麓山坡上的"古胭脂井",由此而來。井前豎有一碑,碑上"古胭脂井"四個大字歷歷在目。
史料記載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今潛山縣城)。在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潛陽十景之一)。喬公有二女乃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明代詩人高啟在《過二喬宅》詩中雲:“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壁炤江東,都與喬家作佳婿。”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清?王士楨《二喬宅》)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讚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明·羅莊《潛山古風》)
胭脂井,南朝,陳國,景陽殿之井,又名辱井、景陽井。
禎明三年,隋兵南下過江,攻佔臺城,陳後主聞兵至,與妃張麗華、孔貴嬪投此井。至夜,為隋兵所執,後人因稱此井為辱井。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側。隋唐以後,臺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遂在雞籠山的法寶寺(今雞鳴寺)側立井,並刻辱井銘。
簡介
據《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記載:胭脂井,原名景陽井,在臺城內。臺城是六朝之宮城,大體位於今北京東路之南,珠江路以北的地區內。隋唐以後,臺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遂在雞籠山的法寶寺(今雞鳴寺)側立井,並刻辱井銘。今雞鳴寺東麓山坡上的"古胭脂井",由此而來。井前豎有一碑,碑上"古胭脂井"四個大字歷歷在目。
史料記載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今潛山縣城)。在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潛陽十景之一)。喬公有二女乃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明代詩人高啟在《過二喬宅》詩中雲:“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壁炤江東,都與喬家作佳婿。”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清?王士楨《二喬宅》)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讚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明·羅莊《潛山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