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之所以稱為DRAM,就是因為它要不斷進行重新整理(Refresh)才能保留住資料,因此它是DRAM最重要的操作之一。
重新整理操作一般是用S-AMP先讀再寫。
那麼要隔多長時間重複一次重新整理呢?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儲存體中電容的資料有效儲存期上限是64ms(毫秒,1/1000秒),也就是說每一行重新整理的迴圈週期是64ms。這樣重新整理速度就是:行數量/64ms。我們在看記憶體規格時,經常會看到4096 Refresh Cycles/64ms或8192 Refresh Cycles/64ms的標識,這裡的4096與8192就代表這個晶片中每個L-Bank的行數。重新整理命令一次對一行有效,傳送間隔也是隨總行數而變化,4096行時為15.625μs(微秒,1/1000毫秒),8192行時就為7.8125μs。
重新整理操作分為兩種:自動重新整理(Auto Refresh,簡稱AR)與自重新整理(Self Refresh,簡稱SR)。不論是何種重新整理方式,都不需要外部提供行地址資訊,因為這是一個內部的自動操作。對於AR, SDRAM內部有一個行地址生成器(也稱重新整理計數器)用來自動的依次生成行地址。由於重新整理是針對一行中的所有儲存體進行,所以無需列定址,或者說CAS在RAS之前有效。所以,AR又稱CBR(CAS Before RAS,列提前於行定位)式重新整理。由於重新整理涉及到所有L-Bank,因此在重新整理過程中,所有L-Bank都停止工作,而每次重新整理所佔用的時間為9個時鐘週期(PC133標準),之後就可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也就是說在這9 個時鐘期間內,所有工作指令只能等待而無法執行。64ms之後則再次對同一行進行重新整理,如此週而復始進行迴圈重新整理。顯然,重新整理操作肯定會對SDRAM的效能造成影響,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也是DRAM相對於SRAM(靜態記憶體,無需重新整理仍能保留資料)取得成本優勢的同時所付出的代價。
DRAM之所以稱為DRAM,就是因為它要不斷進行重新整理(Refresh)才能保留住資料,因此它是DRAM最重要的操作之一。
重新整理操作一般是用S-AMP先讀再寫。
那麼要隔多長時間重複一次重新整理呢?目前公認的標準是,儲存體中電容的資料有效儲存期上限是64ms(毫秒,1/1000秒),也就是說每一行重新整理的迴圈週期是64ms。這樣重新整理速度就是:行數量/64ms。我們在看記憶體規格時,經常會看到4096 Refresh Cycles/64ms或8192 Refresh Cycles/64ms的標識,這裡的4096與8192就代表這個晶片中每個L-Bank的行數。重新整理命令一次對一行有效,傳送間隔也是隨總行數而變化,4096行時為15.625μs(微秒,1/1000毫秒),8192行時就為7.8125μs。
重新整理操作分為兩種:自動重新整理(Auto Refresh,簡稱AR)與自重新整理(Self Refresh,簡稱SR)。不論是何種重新整理方式,都不需要外部提供行地址資訊,因為這是一個內部的自動操作。對於AR, SDRAM內部有一個行地址生成器(也稱重新整理計數器)用來自動的依次生成行地址。由於重新整理是針對一行中的所有儲存體進行,所以無需列定址,或者說CAS在RAS之前有效。所以,AR又稱CBR(CAS Before RAS,列提前於行定位)式重新整理。由於重新整理涉及到所有L-Bank,因此在重新整理過程中,所有L-Bank都停止工作,而每次重新整理所佔用的時間為9個時鐘週期(PC133標準),之後就可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也就是說在這9 個時鐘期間內,所有工作指令只能等待而無法執行。64ms之後則再次對同一行進行重新整理,如此週而復始進行迴圈重新整理。顯然,重新整理操作肯定會對SDRAM的效能造成影響,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也是DRAM相對於SRAM(靜態記憶體,無需重新整理仍能保留資料)取得成本優勢的同時所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