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皮雜談社
-
2 # 潤物細無聲201
兒子作業數1萬粒米,爸爸深夜致電老師,不許睡,我還在數米。我覺得這個爸爸太霸氣了。
一、你兒子沒完成作業,你應該陪著,為什麼讓老師不睡。兒子是你親生的,他不是老師的。
二、1萬粒米,你為什麼一粒粒的數。你可以先數出100粒米量出來是多少,然後擴大100倍,一稱不就解決了嗎?孩子小不會想辦法,你當爹的也不會動動腦筋嗎?
三、再說老師也講了一份多少粒,就可以求出來嗎。何必不動腦,真看老師是誰都可以欺負的。你沒看見圖例嗎?那不就是答案嗎?
四、老師真的成了弱勢群體了。現在的孩子真的是沒法教了,不管不行,管嚴了,不行。“愛而有度,嚴而有方”也實在不好把握。再說了,孩子是你家滴,你陪著寫寫作業就雞飛狗跳,老師一天給你看7個多小時,你可憐過老師嗎?因為你感覺到老師是應該的,其實,老師不欠你的。
我覺得,這位家長最起碼沒給老師一份尊重,父母都不尊重老師,他怎麼能帶出尊敬老師的孩子。我對我的學生的要求是“聽老師話”,對家長說教育孩子“聽老師的話”,一個孩子如果不尊重他的老師,怎麼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不聽老師話的孩子怎麼能學習好。老師“既教學生學習,又教學生做人”。你的孩子如果不想成才,不想將來大有作為,那麼你就任意而為吧!
比起之前,現在的學校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幼兒園的作業更是五花八門:有讓父母在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拍照片的,還有讓孩子帶一條魚去學校的。
家長們紛紛表示,現在的作業更像是給大人佈置的,有一些需要大人幫助孩子完成,促進親子互動,這樣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作業太過誇張,就是大人完成起來也很費勁。
案例黃先生的孩子今年剛剛上小班,從上學之後,老師便隔三差五地佈置作業,比如今天讓孩子帶一盆花,明天帶幾個蘋果,後天帶一些瓜子等等。因為這些工作完成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小張跟孩子都比較配合老師的工作。但是有一天孩子回家之後居然告訴爸爸:幼兒園要求帶一萬粒米。
聽完這話,黃先生愣住了,反覆跟孩子確認:你確定老師說的是10000粒?孩子還專門拿出記作業的本子給爸爸看,看完後黃先生也是眉頭緊皺愁,但是作業該做還得做呀,於是便拿出家裡的大米和兒子一起在家裡的客廳數了起來。
直到晚上十點,父子倆還沒有完成作業,黃先生便讓孩子先去睡覺,自己則坐在臺燈下面繼續數大米。但是大米哪有那麼好數呀,黃先生越想越氣,於是給老師打電話,老師接通後表示:“這麼晚了,我都睡了,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黃先生直接怒懟:“你睡了,我還沒睡呢!我還在做你給孩子留的作業,數10000粒大米呢。你佈置作業都不想的嗎?你覺得數一萬粒大米現實嗎?”
老師急忙解釋道:"讓孩子帶10000粒大米,不是讓孩子去一粒粒的數,是讓家長協助孩子數100粒,然後稱其重量,推算出10000粒大米的重量"。黃先生聽後更加生氣:“你能確定每一粒大米的重量都是一樣的?”說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親子作業的初衷是什麼
增進感情
最開始親子作業的出現,是為了讓為工作奔波的家長們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有的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很久才能見孩子一面,即使有休假的時間也很少陪孩子。
親子作業的內容往往都是靠孩子一人無法完成的,需要藉助大人的力量,在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合作、交流增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學校佈置家庭親子作業還有一方面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校孩子專注於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實踐,所以親子作業一般都是需要手動去做東西的或者是去戶外拍照,撿樹葉做標本等。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走出去接近大自然,不要只是沉浸在課本當中,讓書本上的知識走入生活中,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其實小編想說,親子作業的存在本身是好的,但是各位老師在佈置作業時一定不要忘記作業的初衷是什麼,不要為了佈置作業而佈置作業,過於誇張的親子作業,不僅不會增進親子感情和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會增加孩子的壓力,使孩子對作業心生厭惡,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