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558932451

    第一個創制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讀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義大利人利瑪竇(MatteoRicci),他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3年來到中國,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一書。內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羅常培根據文章的漢字與拉丁文對照的譯文,整理出一個包括26個聲母和44個韻母的漢語拼音方案最初給漢字注音是在西漢末期,兩個字拼切一個字音,這就是所謂的反切法。如“塑”,“桑故切”被切字的聲母跟反切上字相同(S),被切字的韻母的字音音調跟反切下字相同(),那麼這個字音就拼出來了,應讀為“s”。漢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僅有70多年的歷史。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後來法國的傳教士金民格寫了一部《西儒耳目資》,用了25個字母給漢字注音。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便於西方人學習和掌握漢語漢文。後來又陸續出現過多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漢浯拼音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有郵政式和威妥瑪式。1892年,近代漢浯拼音文字提倡者盧戇章提出“切音新字”;1913年“讀音統一會”制訂了40個“注音字母”;1926年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制訂了“國語羅馬字”;1933年,瞿秋白、吳玉章等制訂的“拉丁化新字”誕生。這些都為“漢語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推動作用。解放後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周恩來總理直接領導.在過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礎上,1952年起從事自創字母工作,後因效果不好,決定採用拉丁字母。1956牛文改會發表了“漢語拼音草案”,經多次討論、修訂,於1957年11月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透過,並於次年2月,由第—屆全華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推行。最後簽字者是周恩來總理.這就是現在的“漢語拼音方案”。周有光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並主持制訂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85歲以後開始研究文化學問題。周有光在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領域發表專著30多部,論文300多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於江蘇常州,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語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國語文現代化,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並主持制訂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85歲以後開始研究文化學問題。周有光在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領域發表專著30多部,論文300多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中評網稱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蘇培成稱其“敢於說真話、說實話”;《晶報》稱他“敢講一般人不敢講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人給孩子輔導下學期課,學了怕上課不認真不學心裡沒底,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提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