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攝影自學班

    攝影時有哪些方法可以體現“縱橫交錯”?

    攝影想體現縱橫交錯,並不難,拍攝縱橫交錯的畫面,自然就成了。難的是,怎麼在體現縱橫交錯的同時,照片不亂,甚至還可以很好看!

    調整快門拍雲彩。找到縫隙有精彩。

    結合“縱橫交錯”照片,為朋友們解說下,這4句口訣的用法:

    1、選時順山拍山脈。

    層巒疊嶂的山脈,橫在照片當中,近處低,遠處高,遞進向前,形成“虛”的縱線。即使縱橫交錯,照片看起來也不亂。那應該怎麼拍好看呢:

    (1)有兩種方法,可以把山脈拍出顏色:用濾鏡,拍出顏色;挑選清晨或者傍晚的時間,此時拍攝,環境光有色彩,山脈更漂亮。

    (2)拍山脈,如果想拍出遞進感,需要登高:在一定高度後,可以拍出遞進向前的縱深感。

    2、水面斑駁光影來。

    結合光影色彩,不只可以拍山脈,還可以拍攝水面。有光的時候,拍水面,很多朋友會遇到反光的問題。咋辦呢:

    (1)用減光鏡,可以控制反光。

    (2)調慢快門,可以把水面拍出絲綢質感。快門數字越大,快門越慢(分母越大,快門越快)。

    3、調整快門拍雲彩。

    (1)調整快門,不只可把水面拍好看,同樣的方法,還可以拍雲彩。

    (2)調慢快門後,有幾點要注意:要用三腳架,來穩定相機,避免裝置晃動,造成模糊;因快門慢了,裝置進光時間長了,所以要調小光圈,降低感光度,從而避免照片過曝。

    (3)拍攝時,光線並不理想,導致所拍照片很灰暗,天空雲彩縱橫交錯的細節,沒有體現出來。咋辦呢?後期修它!

    (4)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開啟要調色的照片。工具,突出細節,提高結構。讓找紋理更清晰些。

    (5)避免草地過於粗糙,可以只保留雲彩的調節。用蒙版,保留區域性修改:右上角彎曲箭頭,檢視修改內容,右側突出細節,中間畫筆。進入蒙版。

    (6)在蒙版介面中,把下方突出細節數值,設定為100,對天空進行塗抹。

    (7)把天調藍一些:工具,曲線。如果直接提高藍色,會讓照片中的藍,非常“浮”,不好看。所以,透過降低黃色,達到增藍的目的。黃色=紅色+綠色,所以選擇紅色和綠色曲線,在中間取一個點,把它倆向有下角拽。

    (8)再次用蒙版,保留對天空色彩的調節,恢復草地顏色:

    (9)為整體調色:工具,調整圖片。提高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和氛圍。適當降低暖色調,引數僅供參考。

    (10)讓照片整體細節豐滿些:工具,色調對比度。對低中高色調,分別提高。

    (11)完畢,匯出。一張地面線條交錯,天空細節明顯的照片,調整完畢。

    4、找到縫隙有精彩。

    教程,要講究實用。日常爬山涉水的機會較少,那怎麼把生活中的“縱橫交錯”拍出來,拍好看呢:

    (1)取景:生活處處有美景,但往往被忽視。我們應該鍛鍊留意生活中的影子。

    (2)影子照在地面和牆面,會更斑駁,彷彿畫在地面和牆面一樣。留意影子的源頭,是縫隙,有縫隙,才會有明暗交錯的光影。

    (3)也可以只留意光,如果想拍出星芒,需要用小光圈(F後數字,大等於8)。目前手機自帶的相機,拍不出星芒,需要另外配備星芒鏡頭。

  • 2 # 陌上小麋鹿

    攝影畫面的縱橫交錯,可以透過兩個辦法獲得:

    一、拍攝構圖刻意形成“縱橫交錯”。

    (一),我們在拍攝環境人像中,可以調整模特的擺姿,讓其與背景或陪襯景物形成“縱橫”的構圖。

    (模特的垂直坐姿和石頭的縱向構成縱橫交錯)

    (二),取景前景為”縱“,背景為”橫“或者前景為”橫“,背景為”縱“的畫面,形成照片視覺上”縱橫交錯“的畫面感。當然,實際上這種縱橫是不交錯的。

    (水平的橋和聳立的塔樓,構築縱橫關係)

    二、拍攝本身“縱橫交錯”的場景,得到“縱橫交錯”的畫面。

    大家都容易理解及常見的“縱橫交錯”的場景,就是街道、鐵軌等。

    在拍攝“縱橫交錯”場景的取景中,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就是拍攝視角,仰拍和俯拍(鳥瞰)可以獲得更多的“縱橫交錯”感。比如,仰拍電線杆網的縱橫交錯。在高樓上俯拍街道車水馬龍的縱橫交錯。

    (二)、取景要選擇有韻律感的縱線和橫線,切勿雜亂;縱線和橫線,可以使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攝影中的”縱橫交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多的,如果我們善於發現,視角獨特,立意創新的話,是可以拍攝出更多的此類優秀的作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網友要求魯迅退出中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