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年於我
-
2 # 使用者思緒87
人過五十接近六十,到了知天命的階段。五十以前的年齡不拒生死。到了火葬場送葬,還對橫死的人婉惜。曾經有一年秋冬季打稻穀,新生農場一勞改犯,還有半年刑滿釋放。偏偏是樂極生悲,被脫穀機打死。在現場只有其妻,守著透明的塑膠袋子裡的丈夫!當快到六十歲,同齡朋友,遇車禍身亡。這時想到生死。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因此,要學會養生,注意身體健康,爭取有生之年,看看這光輝燦爛的世界。我用文天祥的詩作為結語。《七律:抒懷》: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萍浪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3 # 老虎152761144
母體主命細胞,偶然與自然~結合,在母體成熟,締落為生。生是生的啟初,命是自然的道合,每尊生命,均有自然來與去的道理……。
簡單講:每顆生命均有無限尊貴,不管被誰?和什麼帶於世界,均要感恩生命恩寵與造化。
孔子授人:謝天地,敬父母,這應是人與自然的道合。也是人區別動植物根本。人就是人,把自己與動植物比,是矮化人存在的私性。人還是人,生命自然靈性丶智性丶屬性。
-
4 # 高天興1
我是六十歲退休後,才真正的從思想上,品味人生的。把“人生苦短”這四個字,才開始細嚼慢嚥。並從過往的經常回憶中,才真真實實的悟出,作為一個人,生容易活著難,特別要想活得,有嗞有味,更是難上加難。
<一﹥,悟出人生的一般年齡規律。
人的幼至少青年時代,是人生成長髮育,健全思維的的年齡。在這一時期,主要是以學習為主,透過在校按緒就班的聽老師講課,從書本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如何做人。最終使自己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為以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打好人生的鋪墊。
當學業結束,走向社會,那才算是真正步入人生。這一時期,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直到壯年,都在為事業為家庭為生活打拼,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馬不停踢,也是自己人生事業出成果的金秋收獲季。
這一時期,無論人生的成功和失敗,每個人都無法靜下心來,去感悟人生的四季。也只有邁出人生六十歲,離開工作崗位,才能靜下心來,喘口氣。對過往歲月,作個回憶。回憶會讓每一個人悟出人生的不易。
所以從人生規律上看,只有人經歷了人生的酸辣苦甜後,你才有資格,去品味人生,才能悟得出人生這個理。人生步入六十悟人生,也是符合哲學事物發展規律的。如果,你讓沒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的小夥悟人生,他是無法回答的,因為他還沒有真正的步入人生。
<二﹥,說人生容易活人難,是個人人生的深刻體會。
就個人而言,五十年代出生。那時共和國剛剛誕生,國家一窮二白,百業待興。較多的百姓,溫飽問題還有待於解決,幼少年的無憂無慮就是在吃不飽肚子中度過的。六二年的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都是自己親身面臨和體驗的。回憶起來,可用這樣的話概括和總結。需要長身體,三年自然災害,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文化大革命,需要工作,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幼到青年都是在艱苦歲月中度過的。
大學畢業後,分配工作,由於剛剛改革開放,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之初,生活還沒得到徹底好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日子才不斷向好。直到退休,自己在農業戰線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
當退休後,自己才不斷的回看身後的路,曲折,坎坷又艱辛。人生苦短是註定的。若沒有苦和累,曲折和坎坷,還要人幹什麼?活人難,這是人生決定的。人生就是用來奮鬥的,沒有艱苦的付出何來的幸福生活?這是馬列主義哲學的相對論。
有人說人生只有三晃,一晃長大了,二晃退休了老了,三晃入土了。事實也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活著的每個人,當你悟出人生時,一定要珍惜當下,活好每一天。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用快樂的心,面向夕陽,等待三晃的到來。
回覆列表
過了30歲以後吧。前30年的生命裡沒有大富大貴,沒有高低起落,平平淡淡該上學的時候上學,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子的時候生子。當我覺得人生就是應該這個樣子,這就是幸福的時候。家裡的一些長輩陸陸續續去世。雖然不是自己的直系親人,但是看到他們都生病彌留在病床上,家裡的親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在葬禮上看到遠去的靈車,那時候才感覺到一個人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的感受。現在父母公公婆婆的年齡越來越大。說真的真的很害怕,很害怕那一天。但是又不得不一天一天的往下走。人到中年反而變得小心翼翼,晚上手機都不敢關機。有時候臨睡前想就這樣吧,在我睡著的時候,來一場大地震來一場大災難,所有都定格在這一刻,與相愛的人一起死去。這樣就不會又勞累,有困惑,有生離死別。但是呢,明天太陽還會照樣升起一切還帶照舊。這是一個屬於馬上就要到40歲的中年女人的嘮叨。謝謝你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