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球迷愛學習

    首富你就想多了。大財主倒是真的。

    春秋時,吳越爭霸,著名鉅商范蠡為了幫越王勾踐滅吳,曾經到吳國做過臥底。

    另外,孔子的弟子子貢也是大商人,他曾經為了儲存魯國,接連遊說齊魯吳越晉楚,徹底改變了春秋大局,是古代弱國外交的典範。

  • 2 # 戈壁灘駝鈴

    春秋末期的范蠡輔佐越王勾踐,主動請纓去吳國做僕役,後輔佐勾踐雪國恥。實際上對國家貢獻上來說馬雲不可與范蠡比擬。

    范蠡這個人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他雖然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他不但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經濟學家。

    有人會問,那時候哪有經濟學家啊?你還真別說,范蠡就是真真正正的經濟學家。現代經濟學家只能紙上談兵,光有學問,不會賺錢。而范蠡不但有學問,還是商人的鼻祖,被稱為“商聖”,後代做生意的人都供奉他的塑像,被稱為“財神”。

    范蠡,字少伯,漢族人,春秋末期河南南陽人,就是楚國宛地三戶邑。他與楚國宛令,也就是宛地的縣令文種是好朋友。因為他們不滿當時楚國政治的黑暗,例如非貴族血統不能進入仕途,也就是世襲制度。所以他們兩個人就投奔越國,想輔佐越王勾踐,成就一番大業。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在浙江嘉興之戰中大敗,腳趾受傷感染了,不久就去世。臨死的時候就告訴他的兒子夫差說:“一定不要忘了越國之仇。”過了兩年,勾踐聽說吳國日夜操演兵馬,準備向越國尋仇,就打算先發制人,再來個上次那樣的勝利。

    這時候范蠡對柬勸道: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自誇有功。勾踐不聽范蠡勸諫,執意出兵。范蠡預料到這次出兵凶多吉少,果然越軍在會稽山大敗。

    范蠡勸勾踐答應吳國任何條件,以求保命。吳王沒有聽伍子胥的“今不滅越,後必悔之!”的柬言,罷兵回吳。就這樣吳王動了惻隱之心,雙方議和,但過兩年越王勾踐必須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當時勾踐想帶文種一起去。范蠡請求道:“四封之內,百姓之事我范蠡自覺不如文種。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文種也不如我范蠡啊!”這就是范蠡的過人之處,他對自己有清醒地認識,而且敢於擔當。

    吳王夫差想勸范蠡離開勾踐,在吳國幫助夫差治理國家。范蠡毫不動搖地說:“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落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具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入備掃除,出給驅走,臣之願也!”

    實際上這是由范蠡導演、勾踐出演的一齣戲,如果成功可以說對勾踐來說至關重要。經過范蠡這一番話,吳王深受感動,也就不難為勾踐去吳國了,這也註定夫差悲慘的未來命運。

    從越王這次戰爭失敗後,越國國力一落千丈,而且要復興越國,必須謹慎,以免被吳國發現。范蠡建議勾踐注重抓農業生產,抓緊經濟建設,對老百姓好,以穩定社會。有人生病了勾踐親自去慰問;有人去世了,勾踐親自去辦喪事。對家裡有變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措施,使越國百姓得到安定。為了提高軍事力量,范蠡重建國都城。在建城的時候,范蠡建了一大、一小兩座城。小城建給吳王看的,而大城又建得殘缺不全,面對吳國的方向,不築城牆,用以迷惑夫差。而且又派人送給夫差很多他喜歡的東西,並且晉獻夫差美女,以消磨夫差的鬥志。

    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終於等到伐吳的條件成熟了,正趕上夫差傾全國之力,北上中原爭霸,使吳國國力消耗,國力空虛,只留下一些老弱殘兵和太子守護都城。這時候范蠡建議立即興兵伐吳。

    公元前473年,越軍大敗吳軍,吳王夫差逃到姑蘇臺上固守,同時派出使者向勾踐乞和,希望勾踐能像自己一樣對勾踐寬鬆。保全吳國的社稷,自己也像當年勾踐一樣為他服役。勾踐的心也軟了,想答應吳王。這時范蠡站出來,向勾踐陳述了利弊得失。夫差求和無望,自殺的時候想念起伍子胥,後悔當年愧對伍子胥,以至於遭受目前慘禍,於是蒙起臉自殺而亡。

    公元前468年,越王實現了霸業,范蠡被封為上將軍。范蠡自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卻勾踐其人可與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於是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而子種不聽范蠡之言,後被勾踐賜死。天下之明,未有出范蠡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屬兔的和什麼屬相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