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秋思》唐代: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裡颳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開啟信封檢查。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第一句是寫詩人客居洛陽,現在秋天到了。詩人沒有大筆濃墨的渲染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悽慘景象,讀者的閱讀中當然不會有那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淒涼感受。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彷彿,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託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增添了欲歸不得的悵惘,思緒變得更加複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裡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象了。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是詩人的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和動作。詩人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寫自己怎麼樣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地寫家書,就是透過這樣一個平凡的動作來說明自己是在寫家書。過去的交通很不發達,寄一封信回家就是一次漫長的旅行,寫一次家書當然要寫長一點了。信寫好了,發現還有的話沒有說,當然要把信開啟來補充一些了。詩人這樣寫詩是很貼近生活的,但是詩歌不僅要貼近生活,還要貼近自己,貼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思,這樣才會震撼人心。這首詩就做到了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最後兩句。詩人雖然擔心的自己的家書“說不盡”,但是還是封上信封,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又覺得自己沒有寫好。其實,詩人也並非沒有寫完這封信,既然已經把信封上了,就是一封完整的信了,其實就是自己的思鄉情節在起作用,總覺得有話沒有說完的感覺,總覺得自己的家書就是這樣的言不盡意。其實,即使是拆開信封,也不一定就要補充什麼。這就是心靈微妙的變化的反映,詩人透過“又開封”這一動作,清晰地表達了出來,這振動和變化的緣由就是思鄉的情感。從結構上說,這也不是單純的平面層次,是由動作,反映出了心靈的微妙感受的變化。和“斷腸人在天涯”,“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樣的詩句表達的情思相比,這是一種內心微妙細膩的情思,詩人用最平易語言表達出來了,沒有過多的渲染和修飾,也是感人至深的。
是的。
《秋思》唐代: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裡颳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開啟信封檢查。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第一句是寫詩人客居洛陽,現在秋天到了。詩人沒有大筆濃墨的渲染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悽慘景象,讀者的閱讀中當然不會有那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淒涼感受。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彷彿,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託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增添了欲歸不得的悵惘,思緒變得更加複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裡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象了。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是詩人的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和動作。詩人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寫自己怎麼樣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地寫家書,就是透過這樣一個平凡的動作來說明自己是在寫家書。過去的交通很不發達,寄一封信回家就是一次漫長的旅行,寫一次家書當然要寫長一點了。信寫好了,發現還有的話沒有說,當然要把信開啟來補充一些了。詩人這樣寫詩是很貼近生活的,但是詩歌不僅要貼近生活,還要貼近自己,貼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思,這樣才會震撼人心。這首詩就做到了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最後兩句。詩人雖然擔心的自己的家書“說不盡”,但是還是封上信封,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又覺得自己沒有寫好。其實,詩人也並非沒有寫完這封信,既然已經把信封上了,就是一封完整的信了,其實就是自己的思鄉情節在起作用,總覺得有話沒有說完的感覺,總覺得自己的家書就是這樣的言不盡意。其實,即使是拆開信封,也不一定就要補充什麼。這就是心靈微妙的變化的反映,詩人透過“又開封”這一動作,清晰地表達了出來,這振動和變化的緣由就是思鄉的情感。從結構上說,這也不是單純的平面層次,是由動作,反映出了心靈的微妙感受的變化。和“斷腸人在天涯”,“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樣的詩句表達的情思相比,這是一種內心微妙細膩的情思,詩人用最平易語言表達出來了,沒有過多的渲染和修飾,也是感人至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