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光微曉

    重點提示:親子哪些行為破壞親子關係,哪一樣最厲害?

    我們經常看到段子手般的家長吐槽,陪孩子寫作業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但是孩子沒家長這麼閒,也沒家長擁有這麼好的網路資源,所以父母單方面的吐槽總是引導。

    破壞親子關係的行為不止寫作業

    在親子關係中,破壞關係的行為還有很多,大多如:

    1、代替孩子做決定。尤其將自己未實現的願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由孩子來揹負。

    2、對孩子的行蹤、秘密無死角偵查。美其名曰,怕孩子走歪了。

    3、侮辱打罵,把孩子看成自己私人財產。一有不痛快,拿孩子出氣,有人干預則振振有詞“我教育我自家孩子,關你什麼事。”

    4、其他拔苗助長等不尊重孩子自身成長的行為。

    破壞親子關係的實質

    看似林林總總很多破壞親子關係的行為,究其原因無怪乎不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個人來對待。

    可以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生命的延伸;把孩子當成附屬品甚至私有財產。

    每一個生命都是神聖的

    冰心翻譯的紀伯倫的那首《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已經傳播了這麼多年,但是卻依然並不能深入每個父母的內心。

    在這首詩裡體現的則是父母對待孩子,維繫親子關係最好的詮釋。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有監護和養育的義務,但卻更應該將孩子生命原本的神聖還給孩子自己。

    提供必要的物質需求,同時要教育孩子融入社會的規則,而且更要尊重生命的獨特性。

    不強加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或者意志、教導規則但不在教育中隨心所欲、養育孩子但更應該尊重孩子獨立個體的事實。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孩子自己成長空間和可能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這樣才是保證親子關係健康發展的前提。當然具體操作還需要大量耐心的陪伴、教導、與孩子明確規則、監督規則的執行。

    但更多的還是規定孩子做到的,首先身體力行地去做到。

  • 2 # 做孩子喜歡的丁丁媽媽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是許多中國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真實寫照,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家大寶8歲,小學二年級,自從他有家庭作業以來,我就多了許多諸如“壞媽媽”、“暴躁媽媽”、“笨蛋媽媽”的評語,而我對他,也是一忍再忍,心裡一直說“是親生的、是親生的”,不能把他怎麼樣。可見陪娃寫作業對父母和孩子來說,真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也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手之一。

    陪娃寫作業真是一件傷父母又傷孩子的事,說它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根本不過分。我家大寶沒有上小學之前,在我眼中是個乖巧、可愛、貼心的小可愛,我也是他眼中的好媽媽。很粘我,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留給我;我當時還是全職媽媽,全身心的投入照顧他。他上學後,我開始上班,只有晚上的時間陪他。大寶寫作業時,真得能把我的肺氣炸。三催四請後才開始寫,沒寫兩行,就要喝水或者去廁所,寫一會兒玩一會筆、橡皮,字寫得歪歪扭扭,許多題目不會寫,但是也要亂寫一氣,會寫的又馬虎大意,從來不讀題……剛開始,我想著給他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怕他對作業有牴觸情緒,自我感覺是春風化雨般的柔和,但是不聽呀,於是化身河東獅吼,還是不聽,於是讓他吃“竹筍吵肉”了,每天寫作業時,都是我的咆哮聲……氣得肝都痛了,但他卻還是我行我素。最後沒有辦法了,送去託管,讓老師來教他了。

    這兩年來,我覺得陪娃寫作業之所以傷害父母與孩子雙方,可能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父母的焦慮感,特別是孩子的成績較差時,父母親特別著急,希望孩子的成績能夠提高;二是父母的虛榮心在做崇,別的孩子都寫得很好,怎麼就你,哪兒哪兒都不行;三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須知父母小時可能也是很多作業不會寫。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山一般的存在,你對孩子怎麼樣,孩子也會對你一樣。想要改善陪娃寫作業的狀態,那麼先要改變自己,然後再引導孩子。

  • 3 # 李遇儀

    首先理解作業,是當天課堂上檢驗孩子吸收了,掌握了多少的內容。而不是考試的考點。所以家長不需要太慌張。陪娃寫作業,很需要樹立邊界,寫作業是孩子的個人責任,是他承擔的。

    如果他的作業情況讓你有情緒波動,甚至處處詢問他的作業,刁難他,責怪他,嫌棄他,經常問他寫好作業了嗎?

    這就是成為你們兩個人的責任,邊界模糊,讓孩子會有個錯覺,寫作業是你的事情。他寫好是為了取悅你,哄你開心的。因此更加需要和孩子加強溝通,多跟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夠做好作業的等鼓勵話語,讓孩子逐漸理解這個是他的責任,而不是父母的事情,形成內驅力。

    另外很多家長也反映,他們也不想太管孩子的作業事情,但是一旦孩子不交作業或者做不好,老師就會打電話投訴。讓家長不得不去管孩子。老師反映情況是好的, 讓家長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學業情況。這個也是孩子可以經歷的恰當好處的挫折,重要的是,不是孩子對立,而是堅定告訴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媽相信他,並且和他同一戰線去面對和解決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種總是漏-空調漏雪種還能修嗎/家用空調,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