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間:明正德四年(1510年春)。
寫作背景:1506年,王陽明因為得罪大太監劉謹,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因此才有了震鑠古今的“龍場悟道”。三年之後,謫戍期滿,王陽明離開龍場,前往江西廬陵任知縣,途徑辰州(今湖南懷化北部地區)時與當地的朋友講學論道,交遊甚歡。之後分別不久,王陽明寫下一封名為“與辰中諸生”的信,寄給了辰州的這群朋友們。
《與辰中諸生》翻譯:我之前被貶到貴州龍場住了兩年多,期間實在沒有可以暢談傾訴的物件。這次在歸途之中能夠有緣與辰州的各位朋友們相聚暢談,對我而言是何其有幸啊!然而,剛剛感到快樂喜悅,就要遽然分別,這讓我心裡不免悵然失落了良久。
現在研習聖賢之學的人,大多求名求利,真正求“道”的人其實很少。在這種“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惡劣環境中,一個人的求“道”之心是很容易動搖的。如果不是真正的豪傑之士,在這種惡劣環境的薰染下,幾乎不可能保持卓爾不群,初心不改。因此,各位朋友們一定要相互砥礪前行,期望你們將來在聖賢之道的學習上一定要有所成就。其實近代的儒生中也有一些稍有求“道”之心的人,但大都因為還沒在自己的德行上著實踐行聖賢之道,就開始賣弄標榜自己,因此招來世人的批評。所以儒生們往往在私德上墮落,無法保持一股浩然之氣,立於天地之間,最終反而妨礙了聖賢之道的發揚光大。各位朋友應該以此為鑑,格除浮華聲囂,一定要在切中自身要害的地方著實下功夫,去邪欲,存天理,踐行聖賢之道!
沅陵縣龍興講寺
之前在沅陵縣龍興講寺中所說的“靜坐”功夫,其目的並不是為了透過靜坐來參禪入定。而是因為我們這些人平時被各種俗務所煩擾,反而忘了自身心性的存養,所以需要透過“靜坐”來彌補基礎的心性方面的存養收放功夫罷了。北宋大儒程顥先生說過:“剛開始學的時候,就必須明白在哪裡著實下工夫;既然學了,更需要明白在哪裡著實下工夫。”各位朋友必須要在心性存養收放上著實下功夫,才能真正有所進步,這樣長期操存,將來自然會從中感到對自己著實有益的地方。此外,我這裡還有幾句話要送給朋友們:
1學習要鞭辟入裡,切中要害,切忌浮於表面。
2聖賢之道,剛開始看似黯淡無光,但只要長期堅守,就會逐漸顯現耀眼的光芒。
3世人為名、為利,雖然“為名”好像比“為利”更高尚一些,但其實兩者的利己之心是相同的。
4謙虛使人受益。
5不要強求別人認同自己,而應該實事求是,遵循天理。
以上幾句話,最好寫在書房的牆壁上,使自己常常看到以自省。對於科舉考試,不必擔心因為研習“陽明心學”而妨礙了科舉考試,關鍵是要注意不要被任何事物影響了自己對於志向的堅持。只要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科考和研習“陽明心學”這兩件事就不會相互妨礙。正所謂:“如果能夠在灑水和掃地這種小事上認真應對,就表示聖賢的精神已經開始真正存於心中”,所以研習聖賢之道,應該認真切實下工夫,勿以善小而不為。
點評:從古到今,世界好像一直都處於“舉世皆濁”的狀態,關鍵是每個人自身,要遵循天理良知,發光發熱,相互砥礪前行,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能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學問,砥礪前行,真乃人生快事!
寫作時間:明正德四年(1510年春)。
寫作背景:1506年,王陽明因為得罪大太監劉謹,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因此才有了震鑠古今的“龍場悟道”。三年之後,謫戍期滿,王陽明離開龍場,前往江西廬陵任知縣,途徑辰州(今湖南懷化北部地區)時與當地的朋友講學論道,交遊甚歡。之後分別不久,王陽明寫下一封名為“與辰中諸生”的信,寄給了辰州的這群朋友們。
《與辰中諸生》翻譯:我之前被貶到貴州龍場住了兩年多,期間實在沒有可以暢談傾訴的物件。這次在歸途之中能夠有緣與辰州的各位朋友們相聚暢談,對我而言是何其有幸啊!然而,剛剛感到快樂喜悅,就要遽然分別,這讓我心裡不免悵然失落了良久。
現在研習聖賢之學的人,大多求名求利,真正求“道”的人其實很少。在這種“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惡劣環境中,一個人的求“道”之心是很容易動搖的。如果不是真正的豪傑之士,在這種惡劣環境的薰染下,幾乎不可能保持卓爾不群,初心不改。因此,各位朋友們一定要相互砥礪前行,期望你們將來在聖賢之道的學習上一定要有所成就。其實近代的儒生中也有一些稍有求“道”之心的人,但大都因為還沒在自己的德行上著實踐行聖賢之道,就開始賣弄標榜自己,因此招來世人的批評。所以儒生們往往在私德上墮落,無法保持一股浩然之氣,立於天地之間,最終反而妨礙了聖賢之道的發揚光大。各位朋友應該以此為鑑,格除浮華聲囂,一定要在切中自身要害的地方著實下功夫,去邪欲,存天理,踐行聖賢之道!
沅陵縣龍興講寺
之前在沅陵縣龍興講寺中所說的“靜坐”功夫,其目的並不是為了透過靜坐來參禪入定。而是因為我們這些人平時被各種俗務所煩擾,反而忘了自身心性的存養,所以需要透過“靜坐”來彌補基礎的心性方面的存養收放功夫罷了。北宋大儒程顥先生說過:“剛開始學的時候,就必須明白在哪裡著實下工夫;既然學了,更需要明白在哪裡著實下工夫。”各位朋友必須要在心性存養收放上著實下功夫,才能真正有所進步,這樣長期操存,將來自然會從中感到對自己著實有益的地方。此外,我這裡還有幾句話要送給朋友們:
1學習要鞭辟入裡,切中要害,切忌浮於表面。
2聖賢之道,剛開始看似黯淡無光,但只要長期堅守,就會逐漸顯現耀眼的光芒。
3世人為名、為利,雖然“為名”好像比“為利”更高尚一些,但其實兩者的利己之心是相同的。
4謙虛使人受益。
5不要強求別人認同自己,而應該實事求是,遵循天理。
以上幾句話,最好寫在書房的牆壁上,使自己常常看到以自省。對於科舉考試,不必擔心因為研習“陽明心學”而妨礙了科舉考試,關鍵是要注意不要被任何事物影響了自己對於志向的堅持。只要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循序漸進,不急不躁,科考和研習“陽明心學”這兩件事就不會相互妨礙。正所謂:“如果能夠在灑水和掃地這種小事上認真應對,就表示聖賢的精神已經開始真正存於心中”,所以研習聖賢之道,應該認真切實下工夫,勿以善小而不為。
點評:從古到今,世界好像一直都處於“舉世皆濁”的狀態,關鍵是每個人自身,要遵循天理良知,發光發熱,相互砥礪前行,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能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學問,砥礪前行,真乃人生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