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范蠡與西施的故事:傳說勾踐滅了吳國,在大擺慶功酒的那天夜裡,功勞很大的范蠡,悄悄地帶了西施,偷偷出齊門,坐上早就等在那裡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過護城河,轉了一個圈子,直向太湖而去。他們到了太湖北邊的五里湖邊,見這裡風景優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幾間草房子,隱姓埋名住了下來。住了幾天,西施與阿得大叔商量,想重操舊業,紡紗織布。范蠡知道了,笑笑說:“昨天的君王妃子,今天又做了農家女。”西施說:“坐吃山空,我們總得活下去。”范蠡卻不以為然,笑著說:“我能使越國富強,滅掉吳國,還怕沒有辦法養活三口之家?”他要西施儘管放心。每天早晨傍晚,總是伴著西施,在五里湖邊走走,看看野景散散心。慢慢地,西施臉上增加了紅潤,心痛病也不大發了。有時,他們走上小土坡,到野花叢裡坐坐。西施高興的時候,便擺動寬袖,翩翩起舞。據說過路人常常看到西施自然輕盈的舞姿,正如仙子下凡一般,這個地方後來叫做仙女墩。擴充套件資料1、范蠡,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丘,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的宋國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鉅富。范蠡主張: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其實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戰爭觀。’持盈者與天",指出了萬世萬物都有其自然的規律,就像日月更替,月圓月缺一樣,他提醒勾踐要按照規律辦事,遵守天地間自然的法則,這樣才能達到戰爭的目的。’定傾者與人",同樣是唯物論的觀點,提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作用,人要在遵守自然規律的同時積極謀劃準備,把’人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節事者與地",指出了發展生產的重要性。在對吳國的戰爭中,范蠡很重視本國生產的發展,還對吳國發動了’糧食戰"。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2、西施,姓施,春秋時期越華人,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苧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西施世居越國苧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苧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與范蠡設計:“得諸暨苧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苧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範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保時捷女司機”事件中的女司機為什麼會這樣囂張跋扈,目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