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洛育兒
-
2 # 居家的滋味
這個問題要回答我覺得應該有個前提,我自己作為女性沒有辦法站在男性的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站在女性的視角來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麼。
雖然時代在變化,但是對於女孩成長曆程中的心理變化還是大致差不多的,所以我作為八零後的媽媽,我用自己的親身體會說說自己生三個孩子的心理變化。
首先是年輕的時候,也就是二十歲出頭剛剛畢業的時候,不敢要孩子最大的原因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大,且不說伴侶關係、工作收入這些硬性的條件是否穩定,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雖然還未曾真實感受到懷孕生子對自身發展的阻礙(事業方面),但至少知道有了一個小孩絕對是不再那麼自由。那個時候執著於成功貌美又好玩的生活,怎麼願意懷孕然後迅速脫離這種可以與男性比拼的社會狀態?簡單說起來,就是要美,要自由,要拼搏,要玩。所以第一次懷孕的感覺並不是多麼高興,而是一種巨大的失去感,感覺青春從此割裂的痛苦,這種痛苦伴隨著孕期和產後,幾乎很大部分的心思都沉浸在自己失去的身材、自由、工作以及失去以上三點帶來的家庭主婦的生活方式,同時因為育兒的辛苦暴露出來的家庭關係的衝突更是雪上加霜,這個歷程也許可以作為不願意生二胎的最好證據。
生二胎的意願大部分來自深刻體會了作為獨生子女的悲哀,即使很晚進入母親角色也還是忍不住要為孩子長遠考慮。同時,現代社會的育兒難免要犧牲母親的事業為代價,如果計算養育成本(主要是時間成本)那麼養兩個孩子似乎更划算,反正賦閒在家,一併照顧了。基於這兩點考慮,於是要了老二。老二的到來是有充分思想準備的。而此時的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掌管家庭事務(不存在婆媳關係的糾紛)因此有條不紊,不論孕期還是產後哺乳期,良好的心態更容易讓自己進入育兒角色,開始不再沉浸在自己的“失去”,而是更多的關注孩子,並享受第一胎不曾享受到的單純的育兒時光。焦慮因此下降,加上丈夫開始參與育兒(第一胎很難做到),這個過程變得自然而順手很多,也從中體會到了生育之前無法想象的人生滋味,總之更豐富,雖然很辛苦。這個過程也就奠定了三胎雖然是意外,但仍舊有勇氣生下來的意願。
如果年輕女性在生育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的空間認識自我,尤其是深度認識自己的家庭關係,並且有足夠自信來掌控家庭關係及資源,那麼生育是一件並不恐怖的事情,相反,在這種繁瑣的育兒生活裡可以獲得巨大成長,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這會讓女性在從女兒升級到媽媽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沉著、勇敢、智慧。當然,基本的物質條件要具備,有房子有車子有穩定的婚姻關係和一定的存款都會對生育意願起到增強的作用。我想在物質方面是否足夠也許是年輕男子生育意願裡決定性較大的一項。
繁衍後代是人類的本能。也許如今生存的質量和時間都比以往大大提升,人類不再需要透過拼命繁殖來保證物種的延續,因此自然放慢了腳步。
-
3 # 成雲社初心
人們的行為是理想與現實的結合體。
通常現實又會改變理想。
生育慾望低,是因為現實改變的人的理想。
-
4 # 使用者5776473054424
婚煙是緣,子女是債,坐個好子女,光宗耀祖,生個壞子女,要麼先天身體有病,一身求醫,要麼讀不好書一事無成,成了啃老族,丟之寸惜,實之無味,還是丁克好,過好自己一輩子
回覆列表
表哥今年33歲了,開了家公司,去年剛結婚。春節剛過,姑媽就催著要孫子,可惜小兩口就是不願意生。家裡人都不敢勸,畢竟時代不同了,很多年輕人的生育慾望降低也是諸多因素造成的。
經濟壓力大80後作為生育主力軍,也是計劃生育下獨生子女第一代,他們沒有“爹拼”,卻又有能拼成一桌麻將的老人要養。而作為新生力量的90後,很多剛步入社會,薪資水平都比較低,經濟壓力也很大。
而生育孩子的開銷更是越來越大,從孕期開始直到出生、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階段都需要花費很多的生活費用和教育經費。為了孩子教育,又要買房,還很久的房貸。我們還得祈求家人不能生大病,任何一個家庭成員生大病都會拖垮一個家庭。很多年輕人想到這種壓力,看到身邊很多生育孩子過的很辛苦親戚朋友,更是打消了他們生育慾望。別說生孩子了,結婚也要很多彩禮,很多年輕人都不敢結婚了,怎麼還會想生孩子呢?
沒人帶孩子現在女性地位越來越高,女性的事業心和職場需求更強,這也使得女性經濟能力大大提高。現在很多年輕女性不願意被束縛在家庭中,她們也希望在職場裡有所成就,而且工作讓她們很滿足現有生活,不想生育孩子來打斷生活節奏。女性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是否生育孩子的許可權,社會也不會對女性拒絕生育產生歧視。
而家裡老人因為身體原因、住不慣城市生活或者怕婆媳不和、翁婿不和,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而最近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又經常發生,讓人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外人帶。
生育孩子後卻沒人帶,因此,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生二胎,甚至部分年輕夫妻連一胎都不想生。
生育觀念轉變,商業養老保險和社會養老政策的發展以前很多夫妻多生孩子(尤其是兒子)主要是為了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隨著社會發展,很多年輕人的生育觀念已經轉變了,不生兒子也不會被人嘲笑看不起了。得益於社會養老政策和商業養老保險的快速發展,年輕人不用擔心退休後的養老問題,因此“養兒防老”就沒多大意義。